冷友斌:让满目青山变成“茶叶银行”
云南调研足迹深 助推发展心连心
彩云之南,不只风光旖旎迷人,GDP增长也是令人点赞。6月12日-18日,全国工商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樊友山率以民营企业家为主体的全国工商联第二联系调研组分别赴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保山市、临沧市4市州22个区县深入开展调研,探寻奋力发展中的大美云南,捕捉民营企业与地方经济互利共赢的商机。
冷友斌,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黑龙江飞鹤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我们第四组第一小分队先后赴临沧市凤庆县、云县、临翔区、双江县开展调研活动,共走访4个县区工商联,4个基层商会,7家民营企业。此次走访调研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民营企业积极助力扶贫工作。2017年10月10日,云县新云州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被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等部委表彰为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云南云县甘化有限公司等28个企业及个人分别被授予云南省扶贫明星企业、临沧市脱贫攻坚奖社会扶贫模范、云县脱贫攻坚奖社会扶贫模范等荣誉称号。勐库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双江绿森源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双江仁爱医院等企业都在扶贫方面有突出贡献。
地方工商联深入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使全县非公经济人士社会责任意识不断增强,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和捐资助学,并得到省市县相关部门的认可。
在走访调研的过程中,我发现目前工商联和商会的工作遇到了一些困难。首先是,工商联基层存在编制少、人员少、办公场地紧张,但事情多且指导、引导和服务非公经济发展的作用发挥不够的问题。地方政府对工商联工作认识不够,工商联被边缘化。其次,工商联会员规模小,结构不完整,导致民营企业对工商联的认可度低,非公经济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不理想,没有做到全面覆盖。第三,工商联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有一定差距,服务和引导非公经济发展的调查研究深度和广度不够。第四,由于地区地理位置偏远,交通网络还在建设中,导致当地非公经济发展处于较为闭塞的状态,招商引资成了大难题。
同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也面临许多困难。一是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落实难、落实慢。一些企业家反映,党中央出台很多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由于基层政府落实有偏差,再加上小微企业对政策不够了解,导致小微企业享受政策红利较少。有些优惠政策补贴没有兑现。
二是企业生产产品多,销售渠道少。地方区县许多小企业能够认真对待产品,保证生产产品质量及数量,但缺乏销售渠道,产品堆积滞销,毛利少,严重影响企业盈利及发展。
三是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得到一定的缓解,但是小微企业申请贷款还是有些难度。贷款审批时间长且办理难,不动产登记对小微企业影响大,银行贷款需要第三方担保,无形中增加贷款成本。
四是人才流失问题严重,虽然出台了鼓励非公有制引进人才办法,但当地大学生在自主择业期选择在企业就业的比较少。
五是地方小微企业管理层文化水平不高,缺乏政策、专业技术与企业管理相关知识,在管理上存在漏洞,不理解政策内容,缺乏创造力和创新能力,许多企业经营只凭一腔热情,一成不变坚持错误的经营理念,导致企业的发展停滞不前甚至逐渐倒退。
我提出五点建议。一是加大工商联改革力度。增加基层工商联人员编制,加大经费保障力度,使得工商联有人才、有经费,能够更好地为企业家服务。
二是加强工商联和商会的自身学习。对于工商联,应加强政策学习,深入理解政策,引导民营企业实现更好发展。对于商会,利用商会平台为企业家提供法律咨询、聘请国内外行业专家授课,促进商会和会员企业健康发展。
三是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有效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对企业家提供更多的政策培训,加强省内外交流互动,创造条件为企业家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帮助企业提高思想认识,规范自身管理,遵守市场规律。对于融资问题,企业家可以借鉴成功企业的经验,比如实行员工内部股份制、建立茶叶银行等。
四是注重企业品牌建立,形成品牌文化。许多企业经营茶叶生意只是单纯的种植生产或代理,没有建立品牌的观念。没有明确产品定位和产品消费对象,没有做出产品特色。
五是加大对优惠政策的解读和宣传,提高全社会学习政策的自主性,加大对当地有发展潜力的小微企业的宣传力度。应对民营企业优惠政策的落实情况加强督查,促使政策落实到位。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