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明年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
如何准确理解会议要求?民营企业如何将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融入自身发展?为此,中华工商时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和民营企业家。
准确把握并处理好两对辩证关系
“稳是大局和基础,要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进是方向和动力,要有力进取,该立的要积极主动立起来,该破的要在立的基础上坚决破,不断积累更多积极因素,实现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在解读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时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经济学院教授李义平表示,经济发展过快,会造成经济、社会的大量失衡,各种矛盾层出叠见,从而影响社会稳定,因此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是一种好的经济发展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经济发展可以平稳前进。
关于“先立后破”,李义平认为,在经济发展中,应先把先进的经验、规则、制度立起来,再逐渐淘汰落后的经验、规则、制度。“例如供给方面,就是先提出好的制度、政策,旧的制度、政策就淘汰了。”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的‘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是对中国经济发展策略的明确指导。”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叶日者认为,这里的“稳”是指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强调的是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而“进”则表示推动改革和提高经济效益,是实现真正的发展进步。“立”代表确立新的发展模式和机制,为后续的工作提供指导和依据,而“破”则是指逐步破除旧的制约因素,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发展。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需要把握好先后顺序,否则可能会影响整体的经济发展大局。
“可以看出,‘稳’与‘进’、‘立’与‘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准确把握并处理好这两对辩证关系,才能有效地指导实践,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叶日者说。
以“转”和“调”切实提高质量效益
“转变发展方式太需要了。”李义平表示,旧的发展方式基数小,增长率高,产业空间大,自然资源、环境、劳动力便宜,是适应当时经济形势的发展方式。面临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民营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转变为精细的、自主经营、自主创新的发展方式。
关于“调结构”,李义平表示,当前,一方面是落后产能过剩,一方面是高端需求大但供给不足,这就需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在叶日者看来,“提质量”是指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拥有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增效益”是指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和效益。这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创新驱动、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方式实现。
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北京叶氏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叶青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先立后破”,意在强调要做好新旧模式之间的衔接和切换,避免盲目求快或一刀切的做法。
民企练好内功,“看准了就抓紧干”
“会议的精神很好,关键在落实。”李义平表示,宏观经济政策要稳定、法治化,最大的宏观经济政策就是让民营企业安心在国内搞投资、搞经济发展、搞自己的事业。
对于落实会议要求,叶日者说:“总的来说一句话——民营企业要苦练内功,撸起袖子加油干!”为此他建议,鼓励民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同时,民营企业要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优化企业内部管理结构,降低运营成本,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强化品牌建设,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与政府的沟通合作,坚持绿色发展,提升员工素质,加强风险管理。
“我对新一年的工作充满期待。”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万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鲁伟鼎信心满满。
鲁伟鼎表示,“根正苗红”的民营企业要胸怀“国之大者”,主动担当作为,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就要有这样的责任感、使命感,就必须这样大胆干、创新干,以“枝繁叶茂”的发展势头为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受访民营企业家表示,民营企业要自觉从“两个大局”和新发展阶段中找准企业定位,全力以赴聚焦实业、做精主业,引导企业员工把本职工作做好做实做精做细,发挥民营企业优势,深耕实体经济,加快转型升级,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