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科技强国是实现新征程上党的中心任务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鼓励民营企业根据国家战略需要和行业发展趋势,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按规定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科学认识民营企业在科技强国中的作用,发挥好民营企业独特优势,能够更好激发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活力,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更好地融入和运用全球创新网络,对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科技强国战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战略价值。
民营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自《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支持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以来,伴随着全球地缘竞争和产业经济竞争的不断演化,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科技领军企业创新自觉不断强化、创新需求不断增强、创新投入大幅增加、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民营企业凭借着较高的创新活力和市场敏感性,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民营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日益增强,成为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民营企业不断增加科技创新投入,自主研发强度和研发能力不断加强。据全国工商联《2023研发投入前1000家民营企业创新状况报告》显示,研发投入排名前1000位的民营企业研发费用占全国研发经费投入的40.14%,占全国企业研发经费支出的51.75%,占比年年稳步提升。据北京民营企业科技百强有关报告显示,近五年来科技创新百强企业在国际形势严峻、技术封锁不断升级形势下,加大创新研发投入,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年均研发费用和研发人员投入增长率分别为23.6%和24.9%。2023年,科技创新百强中研发投入强度超过6%的企业94家,超过20%的企业55家,超过50%的企业19家。
民营企业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战略,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我国培养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理工科和工程技术人才,民营企业凭借占比超80%的“专精特新”企业、占比超90%的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500万户“四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民营企业以及开放的引才聚才机制,吸纳了大量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引进了大量科技型外资机构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随着创新投入持续增长,创新质量显著提升,不断取得发明专利数量和质量的突破。据统计,以专利为核心的知识产权,全国十年增长36%,民营企业贡献超过75%。
民营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
随着从生产型、服务型企业向创新型企业转变,民营企业在实现创新成果输出与转化无缝衔接的过程中,通过创新创业支撑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也显著提升,是直接或间接推动转化的重要参与方。
民营企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速科技进步。民营企业对市场高度敏感,能够及时捕捉到科技发展前沿信息,结合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研发投入。许多民营企业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多元化合作,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据全国工商联《2023研发投入前1000家民营企业创新状况报告》显示,研发投入排名前1000位的民营企业90%以上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开展了项目合作、共建研发机构、共建学科专业等,20%以上的企业参与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领域类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等各类创新基地的建设。据《北京市2023年科技创新百强调研报告》显示,超八成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开展合作,其中,近90%的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项目合作,近50%的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研发机构,超过30%的企业组建校企合作创新联合体,近20%的企业与高校合作专业共建。
民营企业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经济效益。许多新兴技术初期往往难以获得足够的资金和资源支持,而民营企业则可以通过自身的灵活性和创新意识,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开展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其产业化进程。在新能源、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领域,民营企业通过技术创新,降低了产品成本,提高了产品性能,为我国科技产业发展注入了活力。截至2023年4月,估值在10亿美元以上的独角兽公司中国有316家,数量仅次于美国。中国独角兽总价值9万亿元,占全球独角兽总价值30万亿元的30%。
民营企业推动技术创新,提升我国科技国际竞争力。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新型显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领域,民营企业凭借清晰的洞察和快速的响应,更加敏锐地把握市场需求、更快地适应科技创新的快速变化,既是新技术需求的先行捕获者,也是新技术成果的先行应用者,发挥了重要的先导、开拓、引领作用,成为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的先遣队。目前处于前沿科技领域的我国全球独角兽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中,民营企业占比分别超过90%和80%。
民营企业是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推动力
民营企业在科技体制改革过程中发挥鲶鱼效应,激发科技体制活力。通过市场竞争,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高科技投入产出效益。同时,民营企业还可以凭借自己的市场特性,在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的科技体制改革中发挥独特作用。
民营企业为科技体制改革提供市场化力量。民营企业以其敏锐的市场触觉,能够快速捕捉到市场需求的变化,灵活调整研发方向,迅速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产品和服务,从而推动科技体制改革朝着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方向发展。2003年正式转入汽车行业,凭借垂直整合和集成创新的发展模式,比亚迪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家同时掌握电池、电机、电控、充电基础设施以及整车技术的汽车企业,并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的企业。在比亚迪成功转型和发展历程中,政企实现“双向奔赴”。中央及地方支持新能源汽车研发、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等政策,以及技术研发、贷款贴息、出口等补贴,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直接推动作用,打破了新能源汽车市场准入的壁垒,帮助企业更好地打开市场的大门。
民营企业为科技体制改革提供多元化创新模式。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具有更加灵活的机制,能够更快地调整组织结构,适应市场变化。这使民营企业能够采取更加多元化的创新模式,如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联盟等,从而推动科技体制改革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民营企业为科技体制改革提供优化环境的助力。民营企业推动政策创新,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环境。在知识产权保护、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创新券等政策方面,民营企业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民营企业为科技体制改革吸纳丰富的国外创新资金和全球创新技术储备。民营企业通过发行债券、上市融资、私募股权融资等方式,吸引大量海内外资金服务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过去20年,香港及海外资本市场是国内科技创新型TMT(科技、媒体与通信)企业的主要上市地,境外上市的约400家中概股企业市值数万亿,主要分布在科技与新经济板块。近几年,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全球科技并购呈现较快增长态势。民营企业通过商业并购、成立合资企业、在全球高新技术企业和研究机构聚集区进行研究与开发型投资等,与全球科技企业开展广泛合作,将全球的创新技术引入中国,为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向价值链高端跃升、推动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发挥了重要作用。
总之,科学认识民营企业在科技强国中的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发挥民营企业优势,推动科技创新和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发展,共同推动我国科技强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