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工商联:认清大势增信心 凝心聚力谱新篇
今年的全国两会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关键之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发表系列重要讲话,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针对性、指导性,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民营经济的重要论述,充分彰显了党中央毫不动摇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心,如同一股温暖的春风,极大增强了民营企业家的发展信心。民营经济必将迎来更大发展机遇,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看大势,前景广阔,创业奋进正当时
善战者,求之于势。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在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指引下,栉风沐雨、搏击风浪,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创造中国发展奇迹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民营经济只要把握时代大势,坚定发展信心,化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一定会创造新的奇迹,成就新的辉煌。
要认识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不会动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多次重申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在党的十九大,“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大政方针进一步确定下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民营经济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政府工作报告再次重申了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指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都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些重要论述和政策举措,释放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坚定立场和明确信号。
要认识到经济长期向好的大趋势不会改变。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大、活力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点没有变,我国发展具有的多方面优势和条件没有变。尽管压力困难客观存在,但我们有“稳”的基础和实力,有“进”的动力和空间,更有抵御风险、战胜挑战的坚定信心和强大能力,这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最大信心和底气。我们要看到,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蕴含无限商机。14亿多人口带来的居民衣食住行和精神文化需求以及城镇化进程,造就了潜力最大的内需市场。作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我国仍是世界经济大循环的关键枢纽,市场机遇无限。我们要看到,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彰显出的强大韧性。完整的产业体系和完备的基础设施网络,夯实了走向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为守住“稳”的基本盘、创造“进”的新动能提供了重要支撑。我们要看到,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聚合强大动力。我国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亿,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研发人员总量稳居世界首位,人才红利新的优势正在显现;一大批有胆识、勇创新的企业家茁壮成长,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世界水准的优秀企业家队伍,正在努力成为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站在新的起点上,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优势必将形成强大的发展动能,定能推动民营经济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再创新奇迹。
要认识到优化营商环境力度不会减弱。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加快推进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陆续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强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意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等重要文件,集中推出“1+N”配套政策措施;成立民营经济发展局,作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专门工作机构,协调解决民营经济发展重大问题,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地,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构建了坚实的法治、政策、组织保障体系。近年来,河南省坚定扛稳经济大省勇挑大梁的政治责任,把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实现“两个确保”奋斗目标的有力支撑和稳住经济大盘的重要抓手,先后召开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出台新时代促进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深入实施“万人助万企”活动和“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扎实开展民营经济“十大行动”,推动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持续帮助民营企业解难题、扩生产、拓市场、抢订单,努力营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优化营商环境,河南一直在努力。随着助企纾困措施密集落地,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协同发力,近悦远来,相信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
看态势,奋勇争先,助力发展勇担当
知态势,方可塑态势。多年来,广大民营企业开拓创新、迎难而上,主动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新变化,积极开拓新市场、新业态、新领域,在转型升级、结构优化、提质增效等方面,实现了新的飞跃与突破,民营经济稳步前行,呈现高质量发展良好态势,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茁壮成长,体量更大。在“两个毫不动摇”方针指引下,民营经济蓬勃发展,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2012年-2023年,全国私营企业数量由1085.7万户增长到5380.88万户,在企业总量中的占比由79.4%提高到92.35%;个体工商户由4059万户增长到1.24亿户。河南省个体私营企业已超千万户,占全省经营主体的比重达到97.7%。其中,私营企业数量由2012年的39.36万户增长到320.33万户,增长超8倍;个体工商户由221.57万户增长到773.7万户。实践证明,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生力军”,驱动科技创新的“主引擎”,扩大对外开放的“动力源”,增进民生福祉的“助推器”。
开拓进取,实力更强。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民营经济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实力持续壮大、结构持续优化、活力持续迸发。在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中,民营企业的占比由2013年的38%,提升至2023年的48.8%,增长超过10个百分点。2023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入围门槛达到275.78亿元,是2013年的3.54倍、年均增长率为13.48%;营业收入总额39.83万亿元,是2013年的3.01倍、年均增长率为11.65%;企业资产总额46.31万亿元,是2013年的4.20倍、年均增长率为15.44%。2023年,民营企业合计进出口22.36万亿元,增长6.3%,占进出口总值的53.5%,提升3.1个百分点,拉动整体进出口增长3.2个百分点。2023年,河南省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企业14家,户均年营业收入达到558.78亿元;民营企业进出口4826亿元,增长20.9%,占全省外贸总值的59.5%,占比增加12.1个百分点。
自主创新,活力更足。民营企业积极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创新活力不断迸发,创新投入持续增长,创新质量显著提升,不断取得发明专利数量与质量的突破,成为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民营企业贡献了全社会65%的专利、70%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涵盖了80%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和90%的高新技术企业;在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414家企业的关键技术主要来源于自主开发与研制,432家企业通过自筹资金完成科技成果转化;研发投入排名前1000位的民营企业研发费用占全国研发经费投入的40.14%,占全国企业研发经费支出的51.75%,占比年年稳步提升。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坚持科技创新引领,积极布局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济,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进入新赛道、开辟新市场、塑造新优势。截至2023年三季度,“四新”经济民营企业已经超过2087.3万户。其中,前三季度新设“四新”经济民营企业300.4万户,占同期新设企业总量的四成。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2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6万家;153家省级单项冠军企业中,近九成是民营企业;39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中,有28家民营企业;394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近九成;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535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6589家。在全省重点产业链中,16家民营龙头企业担任产业链的盟会长单位。
看趋势,向新求质,乘势而上再启航
知趋势、赢未来。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新旧动能加速转换,传统的发展方式已不能支持民营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民营经济只有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突出“创新”这个特点,抓住“质优”这个关键,把握“先进生产力”这个本质,向“新”求“质”,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抢抓机遇、扩大优势。
向“新”求“质”,是民营经济的必然选择。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放在今年政府工作任务首位,并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给出明确指引和实践路径。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民营经济要想保持竞争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向“新”求“质”,不断向新领域进军,发掘新的增长点。这既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并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向“新”求“质”,是民营经济的优势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民营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也是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升级的主体,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一方面,民营经济直面市场竞争,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创新是民营经济的活力之源,也是民营经济持续迸发生机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民营企业特别是科技型骨干民营企业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战略,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自主研发强度和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在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日益增强,已经成为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民营经济市场化导向明显,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民营企业凭借清晰的洞察和快速的响应,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领域,能够更加敏锐地把握市场需求、更快地适应科技创新的快速变化,发挥重要的先导、开拓、引领作用。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赛道上,向“新”而行,民营企业必将大有可为。
向“新”求“质”,是民营经济的内在要求。企业强则产业强、国家强,企业兴则产业兴、国家兴。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是对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出的对标性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建设一批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民营企业对标一流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和市场机会。民营企业一定要抓住当前经济恢复关键期和产业转型窗口期,更加注重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攻克“卡脖子”技术,锻造“杀手锏”技术,在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更大作用;要加大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进行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实现“脱胎换骨、强筋壮骨”;要围绕河南省“7+28+N”群链,积极投身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超前布局量子信息、基因技术、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实现“换道超车、换道领跑”;要加快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内部管理和风险防范,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努力建设具有持久竞争优势的企业。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民营企业又迎来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我们坚信,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导、党委政府的硬核护航,广大民营企业只要心中有梦,眼里有光,脚下有路,就一定能乘势扬帆,逐梦远航,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