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首页>非公综述>民企风采

一个都不能少——东北一家民营服装厂的暖心故事

发布时间:2020-06-17

  今年67岁的伊淑文当了一辈子缝纫工,在吉林省长春市一家民营服装厂一干就是三十年,一双巧手养活了两个孩子。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她很担心自己会失业。“听说服装厂接不到单了,咋能不担心!”伊淑文说,“但是我就在家待着,哪儿也不去,确保身体健康,万一复工了不能给企业添麻烦!”

  期盼的“万一”成了现实。刚过三月,她就接到了企业的复工通知,她反复确认名单后红了眼圈。“一个都没少,车间的老姐妹们都在呢!”伊淑文说。

  伊淑文所在的服装厂有近百名工人,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很多人都在这里工作了多年。有几位像伊淑文这样的老工人早已过了退休年龄,仍然不愿离开。“不仅是为了那份工资,还舍不得离开这个厂子和这些人。”伊淑文说。

  复工当天,总经理徐红光给工人们挨个发了口罩,又叮嘱每个人注意安全。其实,当时厂里很困难。上半年订货会几乎全部取消,厂里也没有接到一个新订单。厂里甚至动过把厂房租出去的念头,靠一年100多万元的租金熬过去。

  “但是工人咋办?老客户咋办?”徐红光说,“董事长提出不裁员,不减薪,想方设法都要活下去。”厂里决定先把已有的订单“抢”出来,拿到一部分运转资金。徐红光督促大家更要把质量放在首位,“招牌不能倒”。

  与此同时,这家以生产制式服装闻名的服装厂千方百计购入口罩生产线和熔喷布,部分转型生产口罩,以维持企业运转。随着口罩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老厂子又想出了新法子,改进生产线,做出了儿童口罩、薄型口罩、花色口罩等满足大众需求。

  前不久,吉林省受疫情冲击,刚刚有复苏迹象的企业再次受到影响。负责市场营销的副总没有放弃,一方面联系老客户,几百件制服或者几百顶帽子的零头活儿都接,另一方面带着大家主动通过电话或网络寻找新客户。

  由于客户不能到现场验货,厂子增强服务意识,主动给客户邮寄样品验货,不少客户都感受到了这家老厂的真诚。

  伊淑文听说,厂里最新的订单是1000顶帽子。对这家服装厂来说,过去不会接这么小的单子,数量少就要经常换流水线,导致利润低。不过,徐红光开会的时候告诉大家,多小的单子都要接,企业可以不赚钱,工人不能没收入。

  有活干,心里就踏实。清晨戴着手套和口罩,坐上160路公交车,伊淑文每天都早早地来厂里上班。最近,她和另外两位缝纫工一起组成“小流水线”,缝制大檐帽。

  “跟以前比,现在的活儿少太多了!”伊淑文一边熟练地给帽子缝上帽檐一边说,“但是还行,工资跟以前差不多,还有保底工资。重要的是,大家都在!”

  徐红光说:“现在国家给了不少优惠政策,缓征税收,减免社保费用,尽量给企业减轻负担。那我们更要努力保住每一个工人的饭碗。”

  老厂子,老工人,特殊的时期里上演着“一个都不能少”的故事。加工车间里,工人们认真地缝纫、裁剪、压边。伊淑文在其中一个缝纫机前工作。因为年纪大,眼神没有那么好,她天天比别人来得早、走得晚,把活干得更细。她说:“厂子待我们不薄,我们更要帮厂子渡过难关。”

邮编:100035

地址:中国 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西大街70号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805609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346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