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断“卡脖子”的手——山东省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唐地源心中的“世界第一”
世界第一是什么?
唐地源回答:就是不受制于人,被人牵着鼻子走;就是不被“卡脖子”,看着人家脸色行事;就是能够昂首世界高科技之巅,挺起胸膛傲视群雄……
硬气!骨气!志气!
说这话时,唐地源挥动着右手,情绪有些激动。看得出来,他目光中流露的是一种天然的霸气。
作为行业龙头企业,圣泉集团承担着推动国家高科技发展进步的历史重任……
责,不可避;任,不能推。
“近几年来,我们立足高端制造,屡屡攻克‘卡脖子’世界高技术难题,战绩不错。”唐地源掰着指头介绍,“斩断‘卡脖子’的手,跻身世界高科技制造业前列,是我们圣泉人执着追求。”
唐地源话语掷地有声。
圣泉的血脉
资金!资金!资金!
走进圣泉占地3000多亩的总部基地,让人顿感民营大企业的魄力。名副其实的大企业啊!
总裁办公室主任柏兴泽介绍,圣泉产学研用都在这里。
走着,看着,听着,逐渐了解圣泉。
一个现象映入眼帘:办公楼外体墙壁发黄,有的地方墙皮脱落,斑驳参差;一些老旧机器静静地端坐着,生锈发黄的粗细钢管错落有致地伫立着,像是在反省的孩子杵在那里;旋转斜行的钢结构楼梯悬在空中,陈旧质朴,给人一种沧桑的感觉……
圣泉怎么了?
更令人诧异的是,唐地源总裁办公室朴素的难以想象,或者说让人难以理解。
在人们的观念中,大老板的办公室应该是这样的:面积起码超过100平方米,豪华装饰让人眼晕,墙壁上到处都是名人字画、生意箴言,一张硕大的老板桌庄严地摆放在正中央,老板椅一定是上等的红木做成,背后墙体上肯定有一副装裱的十分考究的“难得糊涂”“生意兴隆”或者“宁静致远”之类的书法,靠墙肯定会有一排长长的书柜,里面码放一排排整齐有序的书籍,老板桌侧面会有一张豪华的筛茶桌,奢侈的筛茶装备一应俱全,四个角落里一定摆放着鲜花树木,鲜花盛开,花香扑鼻,树木茂盛,叶子青青……
相比之下,唐地源总裁的办公室简陋多了。
环顾这间办公室,也就是20多平方米的样子,墙壁上没有书法作品、没有箴言名句、没有豪言壮语,倒是挂着几张研发图纸;四周没有鲜花、没有绿树、没有筛茶桌,有的是散落的科技书籍;老板桌也不够老板,就是小板桌而已,上面摆放着一摞未签批的文件;办公桌前方是一张长长的条形桌,陪同人员解释说是临时开会用的……堂堂总裁,管理几千人的大老板,竟然……这是总裁的办公室吗?
“我们这个办公楼上世纪九十年代修建,时间很长了。”柏兴泽解释说,“不是我们圣泉盖不起啊,是我们总裁有要求、董事会有决定,要把更多资金投入研发,多创新世界级高科技产品。”
哦,原来如此!
这才是实实在在做企业的样子!
面对面交流时,唐地源微笑着说:“办公室简单一点,一样能够办公,但项目研发刻不容缓,资金保障必须跟上。”喝口水,唐地源继续说,“过几年紧日子不要紧,要紧的是尽快研发出高科技产品来,这是关键。”唐地源挥挥手,“我们被西方国家垄断的太久了,被人家‘卡脖子’卡的太难受了,我愿意带头一试,为国家多做点事。”
不得不说,这位年轻民营企业家了不起。
“我在高层会议上拍板,资金往研发投入,时不我待。”唐地源语气加重,“中国人必须挺直腰杆,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这是我的梦想,也是圣泉几千员工的梦想,我相信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
数据显示,圣泉每年研发投入达3亿元,以确保研发血脉的畅通。
无疑,唐地源是一位具有前瞻眼光的人。
圣泉的灵魂
创新!创新!创新!
“5、4、3、2、1……点火!”
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直刺苍穹。
这是2020年5月5日傍晚6时,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出现的一个场景。
几天后,圣泉集团收到一封感谢信:“供应的酚醛微球、酚醛树脂、酚醛泡沫材料,品质优良,性能可靠,为航天材料及工艺的科研生产提供坚实保障,长征五号B火箭首飞的成功发射凝聚着你们的智慧与奉献。”
何等的荣耀!
圣泉助力国家航天事业发展,斩断了“卡脖子”的手,为国家赢得了尊严和荣誉。
可是,谁又能知道圣泉所走过的艰难创新之路啊!
唐地源最愿意探讨的是需求导向创新和价值导向创新问题。他说:“圣泉作为行业龙头,已经把需求导向的创新做到了极致,满足了市场需求。接下来就要进行价值导向的创新,价值导向的创新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思考的是未来什么样,未来人们需要什么。但创新是要付出代价的,我们2012年的第一个生物质综合利用创新项目,前前后后投入5亿元,一直赔到2017年,整个团队压力太大了,没人理解你,一直在追问你折腾什么……”唐地源摇摇头,“好在慢慢缓过来了,研发项目逐渐显现成效,压力减小了。”
想起电子环氧产品的第一个客户,唐地源就感慨万千。
那是10年前的事了,电子环氧项目推广很难。唐地源亲自跑单,在国内找到一家与韩国合作的大企业。刚开始,人家根本不理。后来,唐地源一句话说服了他们,“如果韩国公司不给你供货了怎么办?”那个企业答应合作试试。巧得很,第二年韩国企业因为某种原因断供了。本以为可以合作了,但几家外国企业联起手来,一起盯着圣泉打,公司连续5年没有赚到一分钱……
往事不堪回首。
如今不同了,经过40多年的不懈奋斗,圣泉斩断了许多“卡脖子”的手,研发的高端项目频频亮相世界——神舟飞船返回舱先后4次使用圣泉生产的酚醛空心微球,这个项目打破了关键材料受制于国外的局面;复兴号高铁空调风道使用圣泉生产的轻芯钢复合材料,一组列车减重1吨,真正助力高铁减重提速,打破了欧洲国家的垄断,并出口到德国、以色列、捷克等国;在“中国芯”研发制造中,圣泉生产的酚醛树脂鼎力相助,攻克“卡脖子”难题;圣泉2017年布局5G通信印刷电路板用树脂的开发,今年即将投入生产,打破了国外对中国这一材料的封锁……
唐地源坚信,未来机遇满满。圣泉希望能够利用40年的研发经验,快速为国家、社会做贡献……
圣泉开始布局未来需求。他们列了一个重大项目,用木质纤维素制备高热定航空燃煤,可供应火箭、导弹助推器,如果用于战斗机的话,整个航行里程可提高10%。这个项目今年下半年就可以试产了。
毋庸置疑,这将是一项世界级的科技项目……
圣泉的观念
人才!人才!人才!
用五湖四海的人,干五湖四海的事。这是圣泉的人才观。
唐地源认为,企业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包容人才。
还是以2012年的第一个生物质综合利用创新项目为例,因为整套工艺是圣泉集团自己摸索出来的,并无先例可循,连设备都是订制的,项目运行了一段时间后便出现管道结垢堵塞的问题,管道堵塞就相当于人的血管被堵了,整个项目被迫停产。而此时,整个项目已经投进了几亿元,对公司发展造成极大影响。面对巨大损失,公司没有处罚任何人。
圣泉的包容,赢得了人才的信赖,才有了努力和拼搏,才有了新项目和新产品,才有了成功和效益……
圣泉集团把人才看得比什么都金贵。为吸引人才,不惜投入巨资招揽优秀大学生,给员工提供干事创业的平台,并在细节上逐步营造尊重人才、重视人才、关爱人才的氛围。大学生员工买房,公司无息借款20万-30万元,买车无息借款10万元;实施“英才添翼”助力成长行动,最高补贴10万元学费;推出的“员工关爱计划”,为外地大学生员工解决租房居住问题,根据地域不同发放补贴,在公司附近租房每人每月补贴600元,在济南租房每人每月补贴800元,补贴时间为3年。
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政策赢得欢迎,一批批刚毕业的大学生慕名而来。
不仅如此,圣泉集团还把员工的父母纳入发放福利名单。每年,员工父母生日时发放祝寿礼金,并附生日祝福贺卡。
温暖人心,就会换来感恩之心。
员工们没有辜负、也不会辜负集团领导的厚爱,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为公司拼搏着、奋斗着、奉献着。
“要给员工失败的机会,这是最大的放权和福利。”唐地源说,我们把权利充分下放到基层,实现“谁做事,就让谁做主花钱”的目标,允许新进年轻员工犯错,打造更加包容的企业文化,企业团队才有竞争力,企业才能持续发展。
很有魄力的决定。
除放权外,圣泉还推出了“接班人计划”。以“接班人计划”中的“师徒制”为例,圣泉规定,师傅在任职期间应对徒弟进行持续跟踪和引导,带出10名以上徒弟的,公司予以额外公开表彰。
“企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的高质量。”唐地源斩钉截铁地说,无论是员工关爱计划,还是放权计划、接班人计划,目的只有一个:让人才尽快成长、让人才获得高质量发展。只有这样,企业创新才有动力,企业发展才有质量。
把人才视为第一资源、重要资源,给予极大关怀、尊重、爱护、相信、重视,这是圣泉集团快速发展的根本。
“拥有人才,就拥有成功。”哲人的话极富哲理。
姑且借用哲人的话,修改一下--只要拥有人才,就拥有了斩断“卡脖子”黑手的制胜法宝!
圣泉的总裁
情怀!情怀!情怀!
提及“圣泉”名字的来历,唐地源讲了个故事。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作为厂长的父亲唐一林与同事旅游,爬上了一座山,山里有一个圣泉寺,寺庙中间有一个泉井,泉眼清澈,水流不止。几个人兴奋不已,在寺庙里玩得不亦乐乎。下山后,受此启发,再加上济南别称是泉城,所以父亲就给公司起了“圣泉”这个名字。再后来,公司花150元请人为圣泉集团设计了一个logo,外边缘是六边形,与化学分子式形似;整体看像个螺丝帽,与制造业牵连;里面是太极八卦标志,连在一起看像“S”,是“圣”的第一个拼音字母,而太极又是派生万物的本原;整个Logo中心就像一个泉眼,象征着集团生意兴隆,财富源源不断……
Logo一直沿用到现在,整整40年了。唐地源感慨地说:“真是机缘巧合,好像冥冥之中有定数,公司使用的原材料是地里生长的农作物秸秆,比如玉米杆、稻子杆、棉花杆、麦秸秆、芦苇杆等,而这些农作物是需要喝水的。”稍微一顿,他继续说下去,“这恰好与圣泉集团有一定的渊源。”
坐在沙发上的唐地源挪动了一下上身,挥挥手说:“更为奇妙的是,我的名字,大地源泉,一个是农作物生长需要的土地,一个是农作物生长需要的水分,这不是命中注定要结缘吗?真是太神奇了。”说完,哈哈大笑起来。
年轻的企业家,俨然一副乐天派的模样,流露出了纯真,流露出了质朴,流露出了快乐。
提到父亲,唐地源满脸崇拜。是父亲引领他人生成长的每一步,父亲的大局观、为人处世和把控问题的能力,深深地影响着唐地源,让唐地源受用终身。父亲的言行和引导是无价的,在学校和老师那里是学不到的。特别是2004年,圣泉集团要上市,父亲需要他的鼎力相助,把他从上海召回圣泉。
唐地源是独生子,子承父业,理应回归家庭。
那段时间令唐地源终生难忘。父亲把他安排在档案室工作,从基层干起。唐地源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沉下心来研究一些事。在整理档案的过程中,唐地源查看档案资料、会议记录、经营合同等,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唐地源说,那是最初的商业启蒙。
那段岁月的历练,为唐地源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父亲的爱深沉、无言,但托举成长、引领未来……
如何排解压力?
面对这个话题,唐地源谈得很轻松。“我主要有两个方法:在家里,夜晚仰望星空,一直盯着夜空看,静静地,喜欢自己独处,没有人打扰;在公司,走路转圈,就是在办公室狭窄的地方转,一边走一边想事,养成了思考习惯。”
说到最后,唐地源做了个概括:其实,排解工作压力的最好方法就是思考问题。
真不错,排解工作压力的方式还是继续工作。
这事靠谱!
>>链接
圣泉与碳中和
新形势下,碳中和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圣泉在这场深刻的变革中发挥了“领头羊”作用。
圣泉现在把战略放在生物质化学新材料新能源上,对化石能源和材料的替代上,往这上面去做。目前国家需要这些。国家向世界承诺了“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碳中和既需要能源结构的根本转变,又需要材料领域的重大革新。必须要有一种材料,既能做化石材料的替代,又能做能源的替代,生物质毫无疑问是碳中和的“领头羊”。以生物质作为能源是一个相对理想的选择,既可以集中,也可以分散。生物质材料的环境效益更是显著,比如社会都在关注塑料对环境的污染、微塑料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天然的、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便可以替代来自石油的塑料。生物质让大气中的碳不断循环,是一种生生不息的能源和原材料。以农林废弃物为原料的生物基化工产品,其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显著低于石油化学产品和煤化工产品。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