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首页>非公综述>民企风采

广东民企倾情打造航天员出舱“护航椅”

发布时间:2022-04-19

  “出差”半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乘组回家了。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安全顺利出舱,并躺坐在“护航椅”上接受祝福与采访。三位英雄躺坐的这把“护航椅”,是由广东中山的民营企业——坐感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坐感科技)自主研发的。

  这把“护航椅”可不简单,用坐感科技创始人、总经理陈敏的话说,航天员出舱后使用的那一张特制的座椅,凝聚了他和研发团队半年来的心血。它将在航天员休憩、移动、交流等各种状态下起到全身承托的作用,帮助他们重新适应重力。

  大约在半年以前,位于中山市的坐感科技有限公司,接到了“为航天员研发一张供出舱后使用的座椅”这一任务。作为一家国家高新技术民营企业,该公司已经从事办公坐具研发制造十多年,但对航天领域完全陌生。陈敏笑称,他们公司也曾经打出“零重力”办公椅的概念,但没想到有一天真的要和航天员挂上钩。

  为什么航天员返回地球后,都要坐轮椅,不能站着?这个常在航天员返回地球的报道中被问到的问题,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逐渐得到“科普”:长时间在太空生活的航天员,回到地面后需要进行重力再适应。

  据坐感科技副总经理赵玉亚介绍,在刚出舱的着陆救援中,航天员需要长时间处于受保护状态。这时航天员身下的这张特制座椅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将在航天员休憩、移动、交流等各种状态下起到全身承托与保护作用。

  “之前其他国家航天员使用的座椅相对简陋,还导致发生过一些隐患小事故,而我们国家对航天员身体的安全保护是高度重视的,研发专用的座椅就非常必要。”陈敏说。

  坐感科技决定以“零重力办公椅”产品为蓝本进行改制研发。“神舟十三号上的航天员是我国在太空驻留时间最长的一批,也是我国航天员身体受太空无重力环境影响最长的一次。有效的全身承托、满足多种运输与使用状态、适应极端环境,是改制的三大重点环节。”赵玉亚说。

  这把“护航椅”的研发需要充分考虑航天员的细节感受和安全保障,从移动安全保护,到航天员穿着不同航天服时从头到脚的各种有效支撑,都要一一设计验证,尽可能匹配航天员各种状态下的全身承托。

  “抬送过程中安全性及舒适性的平衡是一大难点,特别是在颈部的承托上,长时间失重导致体液在着陆的短时间内不能很好适应,抬送过程中头颈部分需要硬限位限定头颈的左右晃动,但硬限位对舒适性有较大的影响。”赵玉亚说。

  经过多次试样,研发团队做出了“支撑件要硬要稳,限位赋形适当软一些”的改进,满足了需求方医护团队的要求。

  其次,从航天员着陆到回到基地的过程中要辗转多地和应对多种交通情况,座椅既要保障轻便可背负,又要方便展开适应航天员休憩、移动、交流的状态改变,同时又需要保证能方便移动。这一方面的改进尤为艰难。

  “我们花了近半年时间,多次通宵赶工才完成。”陈敏说,改进后,这把办公椅变成了一把可折叠、可拆卸的便携“护航椅”。

  同时,由于航天员着陆环境为荒原或戈壁,气温等自然环境变化极端。研发团队对以往只在室内使用的椅子进行极端环境下的改造,使用适应极低温、抗风沙侵袭的材料,保障其在大风、沙尘天气状况下能够运作顺畅。

  从一把办公椅到专供航天员的特制座椅,凝聚了一家民营制造企业半年研发的心血,其成果也得到了医护团队和产品验收团队的高度认可。

  “我们会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研究改进,未来研发出更加适合航天员使用的座椅。”陈敏说。

邮编:100035

地址:中国 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西大街70号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805609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346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