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存辉委员:民营企业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中大有可为
南存辉委员代表全国工商联在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的发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坚定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和国家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支持、遇到困惑的时候给予指导,就是希望民营企业放心大胆发展。这些亲切关怀、殷殷嘱托,让广大民营企业倍感温暖、备受鼓舞、倍增信心。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需要各类市场主体发挥合力,这其中,民营企业将大有可为。
为此,提3点建议:
一是支持民营企业投身制造业绿色转型。今年以来,我国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一季度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2.3%。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工业企业的绿色化改造加速推进,钢铁、石化化工、纺织等重点用能行业能效水平大幅提升。在制造业领域,民营企业数量占比超过九成,是实现绿色转型的重要力量。未来,应以更大力度支持民营企业数字化赋能绿色转型,用数字化技术在绿色低碳领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绿色发展新动力。建立鼓励企业全方位推进绿色工艺创新,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搭建绿色信息共享平台,加快数字经济产业与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可大力推广工业互联网技术+5G应用,借鉴部分地区打造“产业大脑+未来工厂”的做法,将区块链碳排放监测技术与智慧能效管理系统导入未来工厂设计中,通过绿色制造、智能制造推动数字化升级效能提高,统筹推进补短板、锻长板,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同步实现高端跨越、智能升级、绿色转型。
二是引导民营企业主动开展节能减排。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8.4%,超额完成向国际社会承诺的下降40%—45%的目标,2021年又同比下降3.8%。“双碳”目标下,大批民营企业尽管面临成本上升、产能压减、风险增大等诸多挑战,仍然坚定认识到节能减排是企业转型升级、行稳致远的必经之路,在低碳发展、做精做强等方面勇担使命。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帮助民营企业降低节能减排投入成本,提供专项金融支持。引导民营企业提高节能减排积极性,广泛宣传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打造一批国内外知名的低碳民营企业,树立低碳发展新标杆。有针对性地为民营企业开设节能减排培训课程,提高企业对碳市场、政府相关政策、碳排放核算、交易规则和碳资产开发等的学习掌握。完善节能减排市场化交易机制,加强碳交易、电力交易、绿证交易之间的衔接,形成覆盖现货、期货、中长期的多层次市场体系。为民营企业提供政策“集成式”定向支持,加速节能减排技术或专利向生产转化,提高企业投入效率。
三是鼓励民营企业参与风光基地开发建设。5月12日,国家发改委提出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规划建设4.5亿千瓦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其中8500万千瓦项目正在有序建设中。目前,很多地区的头部民营企业在风光电站的项目设计、生态治理、施工建设和成本控制等方面都具备了独特的经验和优势。建议对具备条件的民营企业,给予风光大基地投资建设机会,吹响央国企“主力军”和民企“生力军”会师集结号,发挥央国企规模大、信誉等级高、资金成本低等优势的“压舱石”作用,和民企机制灵活、创新力强、决策高效等优势的“鲶鱼”作用,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凝聚各类市场主体投身新能源产业的磅礴力量。为民营企业更好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加强区域资源统筹,制定鼓励高载能产业向西部清洁能源优势地区集聚的支持政策和实施细则,促进绿电本地消纳,构建东西部协同发展新格局,共同为碳达峰、碳中和作出更大贡献。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