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宁夏,骄阳似火。全国优强民营企业助推宁夏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在即,在这片热土上共拓市场、共兴产业、共富百姓的热情,亦似火。
宁夏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心牵挂的地方,并赋予宁夏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使命任务。
先行区建设赋予的独特优势,加速建成的新型能源体系和绿电园区的有力保障,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广阔空间,尊商重商、亲商安商的浓厚氛围……宁夏以最大诚意、最好政策、最优服务,诚邀广大民营企业和企业家走进宁夏、投资宁夏、深耕宁夏,共享合作新机遇,共建美丽新宁夏。
截至2024年底,宁夏各类经营主体总数达83.85万户,其中民营经济主体82.26万户、占98.1%,全区民间投资占全社会固定投资的比重为49.3%,全区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近50%,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占全区总额的71.1%。
让企业家投资有信心、发展有保障
7月18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2025年第二次企业纾困集中办公会现场气氛热烈。图兰朵酒庄、晓鸣农牧等10家企业负责人依次道出生产经营中的难题,银川市政府及自治区财政厅、人社厅等近20个部门和地市负责人凝神倾听,当场逐一回应。
两个多小时里,诉求与解答交织,高效互动破解发展堵点。参会企业家表示,“党政企携手共进,最大收获是信心。”朴实话语中,满是对未来的笃定。
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建立“十项机制”,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出台支持民营经济“31条”“29条”等40余项政策,全方位、多层次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宁夏的营商环境正在逐步向好,企业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也在不断增强。政府的这些努力,为全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我们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智慧宫国际文化传播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时荣说。
为打造开放透明的营商环境,宁夏以服务企业为鲜明导向,坚守承诺必达的政务品牌,推行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民营企业“十项机制”等重磅举措,提升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等。
拓宽民间投资渠道,一直是宁夏关注的重点。为推动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宁夏建立常态化项目推介机制,印发《宁夏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手册》,推介重点项目200个,总投资近1400亿元。宁夏抢抓“两新”政策机遇,聚焦工业、用能设备更新、粮食加工、回收循环利用等重点领域,指导78家民营企业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10.8亿元,支持78个设备更新项目建设。
“宁夏是一片充满机遇和活力的热土,这里的政策好、环境优、服务佳,让我们投资有信心、发展有动力。”百瑞源枸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郝向峰说,宁夏独特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资源禀赋、完善的产业配套,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宁夏充分发挥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作用,截至6月底,累计走访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48.2万户,累计贷款476亿元,其中信用贷款176.8亿元。宁夏深入推进“信易贷”,平台已注册企业22.6万户,入驻92家金融机构,累计放贷648.5亿元。开展信用修复,累计为5.9万家企业修复10.8万条失信信息。
“惠企政策都能精准推送给我们企业。”宁夏嘉康母婴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永刚说,宁夏针对小微企业推进“信易贷”,为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宁夏还强化法治保障,规范涉企执法行为,构建包容审慎监管体系,全区28个部门制定了包容免罚清单,明确了451项包容免罚事项。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建立90家驻企知识产权警务工作站,24个重点园区实现全覆盖。畅通涉企行政执法投诉举报渠道,建立执法问题线索互通机制。出台《政商交往行为正负面清单(试行)》,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宁夏的营商环境是‘看得见的诚意’,更是‘摸得着的未来’。”宁夏鑫晶盛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建伟说,自治区、银川市党委和政府重商的真心、爱商的真诚、兴商的真意让企业深受感动,给企业吃上“定心丸”,也让企业坚定了投资宁夏、扎根宁夏的信心和决心。
同时,宁夏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建立涉企政策动态优化机制,通过“立改废释落”清单化梳理443项政策,编制申报指南和二维码电子书,实现政策要素“一码通查”。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定期召开“为企业纾困解难集中办公会”,今年上半年共解决企业诉求658条。
让企业家交流有平台、解难有渠道
“这次全国优强民企集聚宁夏,机会难得。虽然这次大会活动时间有限,但搭建的平台资源是无限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副部长、工商联党组书记周兆川表示,自治区工商联将帮助各市、县(区)与目标企业建立长期长效的沟通联系机制,用持续性沟通交流促进取得长远招商成果,宣传推广宁夏亲商安商的好环境。
抓引领、搭平台、建机制、优服务。宁夏工商联坚持凝心、助企、夯基,引导民营经济人士稳定发展预期、坚定发展信心、履行社会责任、投身新质生产力发展,形成了具有宁夏特色的促进“两个健康”工作新模式。
6月23日至28日,石嘴山市工商联组织市食品行业商会、部分民营企业家,赴贵州省遵义市开展优势特色产业推介、全国优强民营企业对接项目,重点围绕8条产业链和10个特色产业园区及营商环境。
这是宁夏工商联系统积极搭建“请进来、走出去”平台的一个缩影。宁夏工商联组织动员全区各级工商联协同所在地招商、投资部门,赴北京、广东、浙江、福建等优强企业聚集区域。截至目前,全国工商联常委企业及优强民营企业已落地实施项目11个,意向投资总金额68.31亿元。
着眼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宁夏工商联探索搭建“好事多撮合”平台。在政企沟通方面,牵头每季度召开政企沟通会,推动涉企部门与民营企业“面对面”交流。经贸交流上,组织闽商浙商“塞上行”“优强民企市县行”等活动20余场次,促成合作项目27个,签约金额超50亿元。惠企服务中,开展“送政策·进民企”活动,推动1000多家民企与金融机构对接,建立商会调解组织46个。
共享集团党委副书记、共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白晋成表示,共享集团多次参加自治区工商联举办的“塞上民企大讲堂”以及“政企座谈会”等活动,在现场与宁夏本地企业家一同交流学习宁夏最新惠企政策,帮助企业更快了解宁夏最新的惠企政策措施,更加充分享受了宁夏营商政策带来的红利。
聚焦自治区党委中心工作,宁夏工商联会同党委统战部制定《助推全区实现全年发展目标聚力“百日攻坚战”任务清单》,组织6名厅级领导分组联系“百强”民营企业,开展“三送三强”活动。通过送政策强信心、送服务强发展、送渠道强后劲,发放政策汇编800册,收集民营企业诉求问题和意见建议72条,转办47条,推动签订合作项目10余个,签约金额近20多亿元。2024年底调查显示,全区“百强”民企中53%的企业销售量增长,45家企业扩大产能,投资达480亿元。
为让企业诉求有回应、难题有人管,宁夏工商联制定《民营企业“有求即应”闭环办理办法(试行)》,明确线上线下诉求受理渠道,按“受理—办理或转办—反馈”流程闭环处置。办法实施以来,收集解决民营企业诉求建议230余条,协调解决145个。
银川威力传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陈永宁坦言,坚持务实求真和以结果为导向的工作作风,真正在为企业纾困解难。在这样的营商环境下,企业更愿意扎根本地、谋求更好发展。
一系列举措让宁夏民营企业发展有方向、交流有平台、解难有渠道,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活力持续迸发。
让企业家干事有方向、创新有动力
日前,自治区统计局发布了全区上半年经济运行数据:上半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8%,位居全国第4,增速连续3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6项主要指标中有14项增速高于全国。
塞上山川处处涌动着民营经济敢“闯”敢“拼”的发展热潮。趁势而上,宁夏民营企业重大项目引擎轰鸣。
风车在风中旋转,光伏板成片铺开,输电线密集交织……宁夏现代能源的瑰丽画卷就此展现。
在枸杞、葡萄酒、奶产业、肉牛和滩羊、电子信息等特色优势产业领域,宁夏集聚了一批创新资源,攻克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了一批创新成果。
银川威力传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为我国首台10MW海上风电机组成功打造出偏航驱动和变桨减速器,填补了国内大功率海上风电减速器的空白。
俯瞰位于宁夏银川市西夏区的宁夏中环光伏材料有限公司,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源源不断地输送绿色电能,投资超百亿元的50GW(G12)太阳能级单晶硅棒正有序生产。
青铜峡工业园区,宁夏鼎龙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铝材精深加工建设项目进展顺利。沿着“稳固电解铝+扩大铝合金+发展深加工”方向,该园区正构建铝产业高端制造集聚区。
“当前数字经济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最强引擎,民营企业凭借体制机制灵活、人才密度高、创新意识强等优势,成为数字经济尤其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主力军。”宁夏西云算力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庄宁说。
宁夏新型材料产业潜力巨大,50余种矿产资源为高性能金属材料、光伏材料、电池材料、电子信息材料产业发展奠定基础。宁夏钽铌铍稀有金属材料产量位居世界三强,“中国新硅都”影响力不断增强,单晶硅产量占全国22%。
贺兰山东麓,上百家酒庄星罗棋布;全球最大液态奶单体生产基地和全球首家“灯塔工厂”已建成;宁夏枸杞良种繁育、精深加工、品牌影响、标准体系建设等领先全国;六盘山“天然药库”,90科618种品质极佳的道地中药材强势出圈;冷凉蔬菜直销香港、东南亚及迪拜等地,开辟“宁夏好品”新赛道……
“下一步,我们将在数智化和线上线下一体化两个维度继续发力,在扶农助农、乡村全面振兴上发挥作用,将宁夏优特产品推向全国。”银川新华百货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曲奎说。
今年上半年,全区民营经营主体新增2.91万户,同比增长3.6%。
向稳、向新、向优,宁夏民营企业正推动“塞上江南”优化产业结构、拥抱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国优强民营企业助推宁夏高质量发展大会的召开,将为宁夏与广大民营企业搭建起更加广阔的合作平台,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宁夏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