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诉求建言
首页>民营经济综述>企业家谈

云深处科技创始人、CEO朱秋国:牢记嘱托,推动具身智能创新发展

发布时间:2025-07-26
  
  2017年,我在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从事仿生机器人研究时,怀揣着“让机器人走出实验室”的梦想,走上了创业的道路。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那一年,我们发布了第一台四足机器人“绝影”,寓意“迅疾无影”——既是对机器人高性能的期许,更是对中国机器人产业“弯道超车”的决心。
  近两年,总书记在许多场合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今年“具身智能”更是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让我们更坚定了“把论文写在车间里、生产线旁、救援现场”的实践导向,矢志推动机器人成为千行百业智能化升级的核心引擎。
  今年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要坚守主业、做强实业,加强自主创新,努力为推动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多做贡献。回望创业历程,我感觉就是在践行总书记所要求那样,坚守主业,在机器人研发的“无人区”里敢闯敢试,坚持将个人的科技梦想、企业的技术突破与“科技强国”的国家战略紧密结合。
  以“自主创新”铸就“中国机器人”,实现技术突破与引领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参加团组审议讨论时强调,“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这些都深深影响着我们云深处的发展路径。
  公司创立以来,我们一直坚持自主创新,围绕先进运动控制算法、智能环境感知、自动导航与决策等核心技术持续攻关突破,在一些领域已经处于国际前沿。自主研发的绝影系列、山猫系列等多款行业旗舰级四足机器人,其动态平衡、仿生感知等多项性能指标全球领先。推出国内首个完成上下楼梯、自主导航和智能交互的四足机器人,国内首个完成自主充电的四足机器人,国内首个实现IP66防护等级认证的四足机器人,国内首个荣登Science Robotic封面的四足机器人企业。
  这些突破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只有把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挺起中国智造的脊梁。
  以“应用导向”赋能“千行百业”,激活新质生产力引擎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
  云深处科技始终紧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的重要指示,持续深耕行业应用落地,让技术创新真正服务于实体经济。目前我们已经在电力巡检、应急消防、安防巡逻、工业运维、建筑测绘、教育科研、文娱体验等多个行业场景落地。
  其中,在电力行业,云深处科技成为全球首次实现变电站全自主巡检四足机器人企业,并成功落地新加坡国家电网项目,实现国产四足机器人首次海外行业应用。在应急救援领域,成为全球首个推出应急消防解决方案的四足机器人企业,在“应急使命·2024”演习中机器狗与无人机协同作战,圆满完成化学品爆燃险情侦察任务;在工业运维方面,我们开创性地实现了机器狗集群自主探索未知环境。
  以“科技为民”提升“人类幸福感”,书写企业社会责任
  云深处科技始终将“科技为民”作为创新方向。我们制造机器人的初心不是为了代替人类,而是在人类有需要的时候,机器人能挺身而出。正是有这样的初心,我们将机器人技术的应用场景聚焦于“增强人类、服务人类”,去替代那些需要重复劳动、危险场景的工作,提升人们的幸福感。
  在杭州亚运场馆,我们的机器人代替人工完成夜间安防巡逻,让安保人员告别了“熬夜盯监控”的疲惫;在宁夏戈壁滩,实现无人化巡检,让巡检人员告别“高空爬塔+人工检测”的危险作业模式;在南昌公安智能巡逻里,减少80%的人工巡逻班次,并在突发应急中实现高效支援,大大减轻公安日常压力。这些创新项目,让更多人享受到科技的温度。
  此外,今年4月,我们与相关部门联合打造“科学‘西’引力——杭州云深处科技开放日”项目,把实验室变成“青少年科技课堂”。当看到孩子们围着机器狗惊叹“原来机器人可以像生物一样灵活”时,我更加坚信,科技自立自强的意义,不仅在于突破技术壁垒,更在于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国创造”的自信与骄傲!
  面向新征程,我们将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以“场景落地”为核心战略,通过“技术+行业”双轮驱动模式,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一是深化“1+X+N”战略,在电力、消防、救援等领域打造更多标杆案例,赋能千行百业;二是加快人形/四足机器人技术研发,力争早日实现工业场景规模化应用;三是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建国产机器人生态圈。
  (本文系朱秋国在全国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报告会上的发言摘编

邮编:100035

地址:中国 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西大街70号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805609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346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