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工商联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上海市工商联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和全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中,围绕科技创新和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扎实做好科技服务各项工作,打造特色组织平台,完善长效服务机制,深化与政府部门,高校院所的务实合作,通过创新建立“三个组织”,对接“四个平台”,依托“三个机制”,多措并举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不断激发民营企业创新活力,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上海市工商联介绍,目前上海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八成。专精特新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均超过九成。现有各类孵化载体500余家,其中科技企业孵化器占比近一半,在孵企业近万家,七成以上为民营企业。2023年,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2万余家,几乎都是民营企业。2022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中,民营企业牵头或参加比重超过60%,还有一批民营企业牵头实施国家重大科技攻关任务。
在此背景下,服务好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意义重大。近年来,上海市工商联为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更好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面向重点领域民营企业牵头建立了“三个组织”:即与上海市科委联合举办民营孵化联盟创新融通发展论坛,推动50家民营孵化载体携手成立“上海民营技术创新孵化联盟”,并与市创投协会及金融机构建立合作,促进创新项目与优质资本对接;与上海市经信委共同成立“上海市民营企业人工智能赋能创新中心”,邀请华为、阿里、黑湖等企业开展“民营经济大讲堂”人工智能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系列讲座,搭建新兴技术与传统产业面对面的合作交流平台;与上海市工程技术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为“制造业民营企业协同创新中心”揭牌,9家民营科技企业负责人受聘为“创新创业导师”,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指导和资源。
对接“四个平台”展示科技企业创新成果。通过组织民营企业参加四大展会,充分展示企业在创新发展中取得新技术、新成果和勇于突破、追求卓越的新风采。在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设立“创新中的民营企业”展区,连续8届组织长三角及港澳地区230多家在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的创新型成长型企业参展,其中不乏参展企业已成长为科创板上市公司、专精特新“小巨人”、独角兽企业;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举行“民营企业社会开放日”主题活动,设计7条主题线路汇集20家深耕人工智能各领域的优秀骨干企业,组织专家学者、高校师生、企业代表、金融机构实地参观了解民营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成果以及赋能千行百业、造福百姓生活的应用场景;在全球技术转移大会设立“民营孵化器联合馆”,组织10家头部民营孵化器参展,展示创新创业特色服务以及为科创企业赋能增效的典型案例;组织20家新消费、新服务领域企业参展上海旅游产业博览会,推动数字化、智能化科技成果在旅游行业广泛应用,赋能产业创新,激发消费活力。
与此同时,还依托“三个机制”服务民营企业合作创新。积极发挥各大服务平台机制作用,促进企业合作交流,加强产业协同联动。包括举办长三角产业交流常熟行活动,推动两地企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数字经济等领域深度交流合作,指导长三角数字技术应用服务产业链联盟与常熟数字智能产业园签约,共建创新应用示范基地,促进长三角区域产业合作创新;组织民企总部、青创联及小微企业走进对口合作地区、“五个新城”以及平台企业,开展参观见学、经贸交流和产业对接,促进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会同金融管理部门开展“金融支持民营经济服务月”活动,市区两级工商联全年组织政策宣讲、银企对接和辅导培训1360余场,服务企业近3.83万家(次),企业获得贷款支持超2645亿元。此外,还积极建言献策,推动上海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资本金分阶段增至200亿元。深化与银行、保险、证券等各类金融机构的务实合作,进一步加强长期、稳定的资金供给,助力科技型企业拓展各类融资渠道。上海市工商联提供的多措并举服务,有力推动了“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有效促进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上海市工商联表示,下一步,将按照全国工商联经济服务工作会议部署和下阶段工作要点,牢牢把握“两个健康”主题,不断提升企业服务能级,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支持民营企业建立高水平创新平台、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以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