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经济软实力和区域竞争力的最直观表现,营商环境与地方经济发展犹如鱼与水的关系,“水深则鱼肥,城强则贾兴”。
5月29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2024年大抓落实工作激励措施二十条的通知》(以下简称“二十条”)正式印发。“二十条”围绕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做好“十个统筹”、实施“八大行动”等重点任务,全面优化项目设置、指标体系、评价机制等。
“二十条”被认为是湖南省营商环境再升级的标志。此前的5月10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持续打造“三化”一流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再加之5月13日,湖南省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召开。一个月之内三放大招的背后,是湖南上下“深挖池、强筑城”厚植营商沃土的决心与担当。
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
优化营商环境,最终要看效果。要切实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让经营主体真正感受到营商环境优化成果。
5月29日,湖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二十条”,围绕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做好“十个统筹”、实施“八大行动”等重点任务,全面优化项目设置、指标体系、评价机制等,持续为基层减负赋能,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几乎每一条都是围绕“大抓落实”而进行。
“二十条”聚焦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围绕湖南省提出的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八大行动”明确的重点任务,设置了20个激励项目。
其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持续用力打造“三个高地”、做好科技创新这篇大文章、全面深化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进一步增强文化软实力等工作,在“二十条”中作为重点突出、直接激励并大抓落实。
“二十条”一方面,对“推动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的县市区予以激励。另一方面,突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比如,围绕产业发展、财源建设、“五好”园区、“三化”一流营商环境等重点工作,都提出明确要求。
《意见》要求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本次出台“二十条”,被认为是《意见》的升级版。
《意见》围绕打造富有活力的市场环境、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打造包容外向的开放环境、打造保障有力的要素环境、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打造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等6个方面制定了33项主要任务。其中提出,要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规则、标准,破除市场准入隐性壁垒,专项整治对经营主体在资质资格获取、招标投标、政府采购、权益保护等方面设置差别化待遇等行为。要完善全省行业评标办法,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手段加强智能监管,加大对企业所有制打分、无关的历史业绩、远超项目需要的资质等具有歧视性或“量身定制”要求的清理力度。
《意见》还明确,支持湖南省内具备条件地区积极参加国家营商环境建设和政务服务领域改革试点,支持各地在法律法规框架内,先行先试有利于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措施,建立完善误差免责减责机制,激发各地改革创新动力。对照中国营商环境指标体系,持续开展全省营商环境评价,实现市县、园区和部门“三个全覆盖”。加大对影响营商环境的投诉举报和问题线索的核查处理力度,整治不作为乱作为问题。
一个月连续出台两大文件,表明湖南推进营商环境建设不断升级、向纵深推进。
营商“软环境”成为发展“硬支撑”
在湖南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指出,要充分认识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坚持改革创新、真抓实干,努力把营商环境打造成湖南省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名片和造福子孙后代的“金饭碗”,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持续注入强大动力。
沈晓明强调,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着力降低企业综合运营成本,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持续推进数字政务建设和“一件事一次办”“一次办好一件事”,推动全省营商环境再优化再提升,让企业在湖南办得成事、雇得到人、赚得到钱、充分被尊重。
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把发展民营经济,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不到功成决不收兵。
从此前提出的纵深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到深入落实“十个坚决”,再到打好优化发展环境持久仗……湖南一直以营商环境建设在路上的姿态,努力让更多经营主体办得成事、雇得到人、赚得到钱。
湖南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主席张健表示,省委、省政府一直以让广大民营企业有“优”的服务、“进”的空间、“创”的动力,作为营商环境建设标准,让广大民营企业家心里更踏实、信心更稳定、舞台更广阔。
“我在株洲市委、市政府举行的‘早餐会’上,提出企业发展遇到的6个难题,市委立马成立工作专班,2个月内全部解决到位。这从侧面印证了湖南打造营商环境的决心。”株洲市联诚集团董事长肖勇民感慨,自己是营商环境改善的最大受益者。
“市委、市政府领导,市直单位负责人定期邀请民营经济代表人士共进早餐,‘面对面’讲问题、提意见,去年以来共为100多家民营企业办理近300个难点堵点问题。”株洲市工商联副主席何细勇介绍,近年来,株洲探索出“全生命周期服务企业”等制度机制,以营商“软环境”,铸就发展“硬实力”。截至去年底,株洲实有各类经营主体42.1万余户,总量增幅全省第一。
打好“优化发展环境持久仗”
数据显示,湖南企业开办网办率达93.8%,政务服务、便民服务事项超过1.7万项,2023年清单化解决民营企业问题1.15万个……
一个个数字,记录了湖南近年来以来持续发力、聚力优化营商环境的使命足迹。立足民营视角,湖南不断调整营商环境政策和指标,并大抓落实,有效激发了经营主体活力、动力和潜力。
优化营商环境是湖南上下一直念兹在兹的“第一工程”。
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制定三年行动计划及年度重点任务,部署打好“优化发展环境持久仗”。围绕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目标,持续抓好优化营商环境“第一工程”,派遣工作专班常驻企业,长效常态为企纾困解难。
“我认为,行政执法人员在实施检查时,不应该要求先停产。”在某工业园举行政企座谈会上,一名企业负责人就改善行政执法环境畅所欲言。
很快,该园区所在的政府部门,出台企业赋码保护机制。要求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检查时,通过实现线上预约、赋码入企,方可入企检查,此举切实规范访企公务活动,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公平正义的营商环境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今年以来,湖南省着眼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严肃整治损害企业群众利益的市场乱象,严厉打击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为各类经营主体投资兴业、规范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针对涉企违规收费问题,湖南省近年来组织开展重点整治,围绕燃气工程、要素保障服务领域收费乱象。同时,加强教育、医疗、粮食等民生领域价费监管。
同时,湖南省为保护民企合法权益,去年以来,深入开展多个专项执法行动,持续治理假冒伪劣、商标侵权等市场乱象,查办各类案件近2万件。
营商环境是生产力,也是竞争力,更是发展力。以营商环境为切口,聚焦经营主体在发展中的获得感,湖南努力在“政府有为”扮演着“端菜人”的角色。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