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工商联烘焙业公会:多地联动“抱团”助力行业复苏
“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全国工商联烘焙业公会抽样调研各省份、112个地级行政区、36家经销商、258个终端品牌的生产经营状况,并根据结果给出了疫情应对建议。”全国工商联烘焙业公会向记者表示。
疫情期间,行业隐性问题不断浮上水面——现金流不够充裕、品牌价值观模糊、企业管理模式低效……但与此同时,创新应对的方法和模式正在破土而出。
在历经4个月的持续观察后,烘焙业公会总结出2020年烘焙行业一些新趋势、新变化,并集行业之力,开展了行业第一场线下多地联动“抱团”交流,打响线下助力行业复苏“第一枪”。
烘焙品牌“国民化”
烘焙业公会反映,疫情以来,整个产业链呈现出“更亲近消费者”的趋势,具体体现在几个方面。
营销思路“国民化”。可以看到,这一点在上游尤为明显,很多产品方案都摈弃了一些大而空的营销概念,转而主攻“烘焙料理”“民生痛点服务”等更接地气的营销点。终端也大多开展了社群营销、直播营销,充分拉近与消费者距离。烘焙行业的品牌亲民度,正由此不断深化布局。
国民平价类产品走俏。“受疫情影响,家庭DIY烘焙掀起一波高潮,许多国民度高的基本款产品再次引起关注。”全国工商联烘焙业公会表示,具备“干净、好吃、不贵、人缘好、及时到”五大特征的“国民烘焙店”打下了群众基础,国民烘焙店的“春天”即将到来。
“本邦味道”兴起。早在疫情之前,“产品同质化”这一问题便已是沉疴痼疾,疫情则加快了整个产业链产品创新的脚步,其中烘焙餐饮化、当地特色食材成为重点关注方向,终端将更注重“本邦味道”的打造,创造更深入本地消费者的记忆点。
烘焙业公会导师团导师、资深烘焙营销战略顾问纪严冬表示,烘焙品牌“国民化”将会催生进化出一大批能解决实际问题,并且能“自己站稳拉两头”的“厚道供应商”,强调货真价实。利于终端企业健康长远发展。
内部精简外部“扩充”
目前,市场购买能力尚未完全恢复,终端的现金流仍然存在压力,而国际疫情加重,导致原材料供应、物流也产生不确定性。全国工商联烘焙业公会认为,企业的应对主要从3个维度进行。
首个维度在于内部。要精兵简政、提高效率,加快商品、流程、组织的变革、管理工具变革、雇佣关系变革、客户管理变革。
第二个维度在于外部。应拓展销售、产品严选,进行门店优化,进行渠道整合和创新,抓住关键营销节点。
第三个维度在于横向合作伙伴。与上游、第三方服务商、跨界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争取创造增量市场。
不难发现,上述内容其实就是内部精简、外部“扩充”。要扩充互联网销售渠道、扩充营销思路、扩充合作方,因此今年“联名款”频出,例如好利来与阿华田、稻香村与露露。
“疫情之下,‘抱团取暖’才能更好地迎接春天的到来。”
抓住“大节日”
今年下半年,消费者消费需求的长期压抑,很可能促成一波又一波的消费高潮。除了传统节日,互联网上创造出的一些购物节、各地区为刺激市场推出的“消费节”等等,都是重要的营销节点。烘焙企业可以提前了解相关信息,更好地备战这些“大节日”。
其中,端午、中秋、国庆等具备情感交流价值的“大节日”尤为重要,具备情感价值和仪式感的产品更易引起消费者共鸣。纪严冬表示,今年的中秋、国庆双节合一,但是也存在疫情长尾效应、团购和电商渠道不确定、客单价变化、原材料波动、产品结构倒置等未知因子。“不能因为短期的困难,而对长期向好的行业趋势产生怀疑,更不要放弃对经营常识的坚守和长期主义的品牌战略。”纪严冬说。
机遇中充满挑战
下半年既充满机遇,但也具备挑战,消费者选择更多,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如何让产品在“大节日”中脱颖而出?如何掌握下半年行业发展动向?如何迎接疫情带来的新格局?
实际上,疫情发生至今,烘焙业公会始终站在助力行业复苏的第一线。记者了解到,为迎接下半年至关重要的“大节日”,烘焙业公会将开启2020年烘焙行业第一场线下系列“抱团”交流活动——“中华制酥工场·国潮月饼展示暨饼店复苏课堂”。
“针对端午和中秋两个‘大节日’,我们将提供集中、直接、快速地了解行业趋势动态的参观交流平台。”本次系列“抱团”交流活动首站上海,第二站为成都,广州、西安、济南、郑州等重点城市也在规划当中。同时,为配合上海疫情防控措施线下参观名额有限的情况,烘焙业公会“中华烘焙云分享”平台也将同时进行全程独家直播,足不出户也能“云参观”交流活动精彩内容。
“我们将携手全产业链优秀烘焙企业共同打造这一活动,助行业复兴,打响备战‘大节日’的‘第一枪’。”烘焙业公会表示。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