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农业企业如何发挥产业优势,围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战略目标,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近日,在全联农业产业商会主办的2023全国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农业领域企业家们从商会建设、产业发展、企业贡献等角度进行深入探讨。
“机遇+优势”
农业产业迎来发展新格局
全联农业产业商会会长、广东恒兴集团董事长陈丹认为,建设农业强国,农业产业的振兴和发展是基础。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背景下,农业产业将迎来发展的新格局和新机遇,从而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商会常务会长、大北农集团董事长邵根伙认为,建设农业强国,我国具有三大优势:14亿人口的巨大消费市场、大食物观的树立以及目前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转变,农业有望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强大的涉农科教力量,中关村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农业科教力量最强的区域,中国的食品学科也是全球名列前茅,我国的农业科教力量达到世界顶尖水平;世界级农业产业基础,尤其是畜牧业基础雄厚,在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的背景下,都是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基础。
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为农业强国汇聚资源
陈丹表示,全联农业产业商会作为全国工商联领导下的全国性行业商会,在农业强国建设过程中,将充分发挥商会的资源和渠道优势,做好政府和企业、政策与产业的连接,做好政策宣传、政策建议、产业推动、行业自律以及公共服务等工作。
邵根伙表示,全联农业产业商会成员涵盖全国各区域、产业、环节的民营龙头企业,是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力量,同时商会还有卓越的领导团队,应将“以政治引领助力经济发展”“以产业主导推进兴边富民”“以发挥职能树立行业地位”作为商会平台助力农业强国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带领会员企业一同融入农业强国建设与民族复兴事业。
记者了解到,2024年,全联农业产业商会将重点做好七方面工作。
坚持党的领导。商会将不断强化自身党建工作,引导会员企业完善其党建工作,培养一批敢闯敢干、担当有为的企业家党员,打造乡村组织振兴的特色模式。
推动农业产业发展。一方面积极对接政府资源、产业资源以及市场渠道资源,为会员企业的发展提供要素支持;另一方面加强上下游企业的交流合作,建立畅通、有效的产业合作通道,形成产业合力,促进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
促进农业产业的优化升级。充分利用商会在科研以及智库方面的资源优势,以新技术、新模式、新标准为驱动,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推动产业的现代化、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进一步加快“万企兴万村”工作步伐,继续做好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产业对接服务,做好典型案例项目和示范基地的宣传推广,为地方赋能,同时为帮扶项目做好产业资源的配套,实现产业闭环。
加强农业品牌的建设。建立好商会产品团体标准体系建设,形成一系列“中国好(产品)”标准体系,为生产基地订单、地方政府、渠道企业赋能。带动会员企业进行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强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力。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商会要搭平台做桥梁,加强与国内外农业组织和企业的合作与交流,促进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合作,助力会员企业“走出去”。
加强人才的培养。通过职业技能认证、教学基地建设、校企联合培养等矩阵式计划,为农业强国建设提供有才有德的新型专业人才。
以技术创新为驱动
为农业强国建设增添新动能
“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恒兴将做精做好水产种业,做优做强水产食品产业链,积极参与农业强国建设。”陈丹介绍了恒兴下一步的战略举措,即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加强产学研合作,全力打造水产种业“中国芯”;继续扩大养殖规模,不断引进、推广新品种养殖,以保障优质水产蛋白供给;不断优化升级养殖装备,加快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推动海洋渔业向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转型升级;继续加大食品研发投入,加快推进食品园区的建设,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带动上下游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坚持“公司+基地+农户+标准+服务”运作模式,通过产业带动、技术下乡、合作经营等方式联农带农,为农业强国建设奉献力量。
对于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商会副会长、大禹节水集团董事长王浩宇也有着深刻体会,作为中国节水灌溉龙头企业,大禹节水通过科技模式双创新,实现节水增粮与农业提质增效,贡献了宝贵的经验。
回望中国节水产业50年来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王浩宇感慨地表示,最早以色列节水产品进入中国的时候,价格是一美元一米,这样昂贵的产品无法适应中国粮食生产的实际需要。对此,大禹节水走出了科技创新的自主之路。
“如今,我们达到了很高的技术水平,同时通过科技创新获得了极大的成本优势,能很好适应我们的农情、水情、国情。”然而,现实中的困难不止于此。王浩宇表示,虽然企业的装备制造水平、工程技术水平都已领先世界,但也存在一些非技术领域的问题,包括体制机制的问题,例如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之后缺少运营管理。对此,大禹节水针对不同区域的地形地貌、水源、作物,为不同客户提供“一企一策”“一县一策”的定制化服务,同时针对财政资金有限的情况,探索如何调动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形成共赢的商业模式,打造两种发展路径,支持农业节水技术的落地应用。在技术创新与模式创新的双重加持下,大禹节水现已累计运维现代化灌区400万亩,高标准农田300万亩。
基于大禹节水自身的发展历程,王浩宇与企业家们分享了两点经验:首先是专注,企业一定要围绕一个专业持续发力;其次是科技创新,要找到企业发展中的核心竞争力。“要把难而正确的事情坚持做到极致,企业的使命就是让农业更智慧,让农村更美好,让农民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