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首页>政策文件>政策速递>解读

三项货币政策工具延续实施效果几何?

发布时间:2023-02-03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宣布,延续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等三项货币政策工具。这将对哪些领域带来利好?今年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如何更好发挥作用?

  春节假期刚过,人民银行就向市场主体送上利好消息,延续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三项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扩大政策惠及面。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盛松成认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建立了激励机制,把人民银行的资金与金融机构对特定领域和特定行业的信贷投放挂钩,发挥精准滴灌实体经济的独特优势,支持经济薄弱环节和最需要发展的领域。

  “风机正常,油温正常,转速正常……”在福建省莆田市国投云顶湄洲湾电力公司的集控室内,工作人员盯着各项参数,密切关注机组状态,确保发电机组“火力全开”,连续不断向电网供电。

  该企业财务总监童庆琛听说多项政策工具延续实施十分高兴。“去年我们从建设银行获得了近5亿元贷款,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政策支持下利率低了不少,相当于每年为企业节省资金成本约500万元。希望今年利用低成本资金进一步提升自身能源电力保供能力。”童庆琛说。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此次人民银行宣布延续实施的两项政策工具与此相关,旨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发展的支持力度。

  根据相关安排,2023年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将继续并行实施,前者将延续实施至2024年末,后者则延续实施至2023年末,在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的同时支持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

  人民银行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末,人民银行通过碳减排支持工具以及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两项政策工具,分别发放了再贷款资金3097亿元、811亿元,合计3908亿元,支持金融机构向碳减排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领域分别发放符合要求的贷款5162亿元、811亿元,有力推动绿色金融发展。

  这些助力绿色发展的货币政策工具只是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箱中的一部分。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介绍,去年以来,人民银行出台多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围绕普惠金融、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投放贷款。截至2022年末,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约6.4万亿元,在稳定宏观经济基本盘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面对疫情冲击,以交通物流业为代表的跨区域行业受到一定影响,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去年5月,人民银行创设了1000亿元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此次更将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延续实施至2023年6月末,同时将中小微物流仓储企业等纳入支持范围。

  “交通物流行业整体恢复需要相关纾困帮扶政策持续支持。”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研究员董希淼表示,政策延长可继续为部分行业纾困,同时将中小微物流仓储企业等纳入支持范围有助于推动行业转型升级,提升运营效率,可以进一步增强金融支持交通物流保通保畅的力度,助力交通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人民银行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分为长期性工具和阶段性工具。长期性工具主要服务于普惠金融长效机制建设,包括支农支小再贷款和再贴现;阶段性工具则有明确的实施期限或退出安排。

  人民银行相关人士表示,下一阶段,结构性货币政策将坚持“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继续加大对普惠金融、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邮编:100035

地址:中国 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西大街70号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805609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346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