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建会 团结立会 服务兴会 改革强会
English|长者模式退出长者模式
首页
首页>本会简介>领导之窗>工商联领导>汤亮>工作·活动

奥盛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汤亮:志存高远——回眸人生难忘的瞬间

发布时间:2018-08-22 信息来源:上海市委统战部 字号:【

  小时候,父亲经常会给我读一些经典的古文短章,印象深刻的是诸葛亮的《勉侄书》。父亲解释道:诸葛亮在这封家书中,之所以开宗明义说“志当存高远”,就是因为一个人的志向是否高远,最终将决定他有没有作为。

  我很幸运,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在邓小平“南巡讲话”的鼓舞下,我在上世纪末创立了奥盛集团。创业之初,我为企业制定的第一个发展规划,就是要求从“志存高远”的战略设想起步,不要去吃别人嚼过的馍,要走自己的路。奥盛集团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抱定了创新宗旨,依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大桥缆索新材料做起,逐步在全国各地的大桥上架设缆索,并最终走上世界各国地标性的大型桥梁,使“奥盛缆索”成为了“中国制造”、“中国智造”的一个象征。

  今天的奥盛集团已经是一家以桥梁缆索制造产业链为核心的高科技制造业集团,是世界排名第一的大跨径桥梁缆索的供应商,连续多年位列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和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是中国制造行业科技创新的领军企业。

  创业至今,奥盛集团始终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与世界桥梁工程的科技水平同步发展,并在多项新材料和新技术领域领先于国际水平。迄今为止,奥盛集团已获得重大科技成果13项,其中包括国家科技成果一等奖2个、二等奖1个,拥有123项发明专利,获得詹天佑奖、鲁班奖等国家级质量奖82项。参建完成国内外的大型地标性工程120个,为全球800多座大桥提供了缆索结构。在英国皇家《桥梁》杂志的行业全球统计排名中,奥盛在全球特大型悬索桥、特大型斜拉桥缆索市场的份额,分别达到51.2%和54%。

  这个成绩的取得,首先应归功于改革开放时代的恩赐。如果没有这20年来风起云涌的中国交通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哪里有奥盛集团逐鹿天下市场的“用武之地”?我们不仅参与建设了海峡跨径世界第一的杭州湾跨海大桥,还架设了被世人美誉为“云中漫步”的云南龙江大桥,在建设这座峡谷跨径世界第一的特大型桥梁缆索时,我们采用了一项全球创新的新技术——“主缆索股入鞍预成型技术”,使得整座桥梁的架设周期缩短了57天,一举创造了世界桥梁工程工期的新纪录。今年6月15日,在全球桥梁界人士的高度关注下,土耳其的业主方郑重宣布:世界第一大跨径悬索桥——恰那卡莱海峡大桥的上部结构缆索工程的全部设计制造合同,均由奥盛集团中标!

  从今后十年看,奥盛的订单是不愁的,但是市场总有饱和的那一天。奥盛集团在企业经营最好的状态下,以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勇气,对企业进行结构性调整,力争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如今,奥盛集团旗下已经增添了两个新的高科技企业。一个是专注于高端医疗器械研发制造的企业,产品有“先天性心脏病封堵器系列、左心耳封堵器系统、二尖瓣修复系统”等,这些产品都是2017年TCT大会上最受关注、最前沿的创新产品。另一个是制造多种航空发动机叶片的企业,是贯彻落实中央“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高科技企业。这两家高科技企业,今后都将依托于奥盛材料研究所,在新材料、新工艺的研发和创新上走出一条新路。在高质量发展战略指引下,整体实现奥盛集团在新时代的跨越式发展目标。

  从大桥缆索“跨界”到“心脏医疗器械”,再“跨界”到“航空发动机叶片”,步子会不会迈得太大了呢?其实不然。因为从产品属性和工艺来讲,无论缆索、医疗器械还是叶片,都属于“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加工”的范畴,都是依托于奥盛材料研究所对材料和工艺的研发。从企业发展理念来讲,都贯彻了同一个“连接”理念:大桥缆索是“连接”陆上的两地距离,心脏医疗器械是“连接”人体内外的距离;叶片是“连接”地空之间的距离。我相信,成功的“连接”,就是新时代的创新,就能催生出新的生产力和新效率。

  回顾21年来的创业历程,我有三个回眸瞬间,是终生难忘的,也时时在我的心中激荡。

  第一个难忘的瞬间是在2013年,我来到美国旧金山的奥克兰海湾,抬头仰望凌空飞架的“奥克兰新海湾大桥”,那像彩虹般的越海缆索就是奥盛制造的。奥克兰新海湾大桥是美国的新地标建筑,也是目前世界上投资量最大、技术要求最高、设计使用寿命最长的大桥。当初竞标时,全球桥梁工程界人士就说:谁拿下这个缆索工程,就等于摘下了全球大桥缆索的“桂冠”,获得了全球市场的“通行证”。

  这座大桥地处地震带,美方提出的缆索技术指标非常苛刻,要有抗八级地震能力。在制造和施工过程中,奥盛的工程技术人员指挥美国工人,一气呵成地完成了工程建设,质量完美度受到美方的高度评价,奠定了浦江缆索在全球行业中的“领头羊”地位。

  第二个值得铭记的回眸瞬间,是在2016年的广东,当年的全球桥梁大会在此举行,我是大会的演讲嘉宾。面对来自世界各国的桥梁专家和学者,讲些什么呢?我想起了人类历史上首创以“吊”承力概念的李冰父子……于是,我与大家分享了一段自己多年来的思索: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以文字记载“悬索吊桥”的国家。公元前285年,建造了伟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的李冰父子,就在山路崎岖的四川建造了七座桥梁,其中就有一座以竹子为吊索的吊桥。

  此后,世界1000多年的造桥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中国领跑世界的铁索大桥史。1665年,游遍天下的徐霞客写了《铁索桥记》的游记。法国传教士马天尼(Martini)阅读后叹为观止,他1667年回国后,撰写了《中国奇迹览胜》一书,被译成多种文字多次再版,西方这才知晓了以“吊”承力的中国“悬索”概念。世界科技史学家李约瑟的研究证明,只有当这些书籍出版后,中国古人在造桥时以“吊”承力的“悬索”发明,才被西方认识和接受。

  反观20世纪的中国,这个创造了人类杰出智慧的东方古国,由于战乱导致制造业落后,在悬索桥的建造上,反而远远落后于西方。一直到中国改革开放后,才真正开始了民族复兴的“龙抬头”。中国古老的以“吊”承力的大智慧,这才化身为让世界惊奇的大桥缆索,开始续演以“吊”承力的神话。

  今天,无论是新建桥梁的数量还是质量,中国在新世纪的桥梁建设成就,都把世界桥梁的设计水平、科技成果、建设规模,大大推进了一步。人类征服大自然的脚步是没有止境的。我相信,在新一代科技创新力量的推动下,更长、更大、更高的桥梁奇迹,将不断出现在世界上。

  第三个难忘的回眸是2017年,奥盛集团实质性地迈出了结构性调整的第一步,“跨界”到了“心脏医疗器械”和“航空发动机叶片”。在一次研讨奥盛集团企业发展战略时,我说了一个“风筝”的故事。

  “扶摇直上万里长空”的风筝,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墨子发明的。接着,名匠鲁班为它改造了木质结构,大将韩信为它增加了竹哨音响,蔡伦造纸为它更换了材质,画家张择端更是把飞翔的风筝画进了不朽名画《清明上河图》……在我看来,风筝问世的那一刻,实际上就开启了人类“渴望飞翔”的追梦之旅。因为风筝是世界上最早的重于空气的飞行器。美国国家博物馆中的一块牌子上就醒目地写着:“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

  我创办奥盛时,曾经立下过“志存高远”的志向。21年过去,奥盛实现了一个“远”字,奥盛缆索架设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国的大型桥梁上,走向了遥远的远方。进入新时代的奥盛,要开始谱写一个“高”字,要让科技的“风筝”高高飞翔,创造出一个新时代的“风筝传奇”。

  党的十九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我们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我们60后一代人,虽然没有赶上改革开放初期“勇敢吃第一个螃蟹”的年月,但是我们赶上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好时代!

  躬逢盛世,人生何其幸也!我们一定要努力拼搏,不辜负这个“光荣与梦想”共存的时代!

 

  汤亮,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上海市工商联副主席、上海中青年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奥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相关链接

邮编:100035

地址:中国 北京西城区德胜门西大街70号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805609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346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