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工商联打造消费扶贫新平台
在脱贫攻坚战役持续深化推进的过程中,深度贫困地区日益壮大丰富起来的农副产品,如何有效突破地域屏障,走出大山走向全国,不断扩大销路和销量,为当地农民带来实惠,为地方产业注入活力?
“让我们与投身‘千企帮千村’行动的小微企业、合作社合作,购买他们的产品和服务、优先给他们订单,特别是在农民丰收节、10·17扶贫日期间开展集中对接采购,通过他们将贫困群众纳入产业链中,增强他们的脱贫带动能力,促进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和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山西省工商联发出倡议。
在过去的一年中,山西省工商联向全省民营企业家发出“千企帮千村消费扶贫”倡议,号召全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商(协)会组织,参与消费扶贫、支持消费扶贫、宣传消费扶贫,创新性地建设起山西产业与消费扶贫仓卖基地,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新力量。
一年的推进中,26个贫困县的130余家企业的1400余款产品入驻仓卖馆,8家物流企业为仓卖基地打造出全重量配送体系,推进全省27个中华老字号、35个三晋老字号全部入仓,深度助力了全省贫困县脱贫攻坚工作,努力走出了一条山西特色的民营企业消费扶贫之路。
聚合扶贫力量资源破解产品难卖难买
当前,山西有2419家民营企业投入37.43亿元、实施9383个项目、有效帮扶了5536个村的41.13万贫困人口。这其中,广大扶贫项目开发出许多品质优良、特色鲜明的产品和服务。但许多产品和服务还“锁在深闺人未识”,还差“卖出去”这最后的、也是关键的一步。
2019年初,山西省工商联在十二届执委会上,向全体执委就“千企帮千村——精准到户”扶贫行动发出倡议书,大力引导民营企业、商协会树立“消费扶贫产品就是扶贫”的理念。
山西省工商联相关负责人表示:“一个家庭、一个企业购买一些扶贫产品是一件小事、小善,如果我们每个家庭、每个企业都采购一点扶贫产品,将构成消费扶贫的巨大洪流,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大善。”
但是另一方面,扶贫产品销售没渠道、购买没商店,又缺乏有效运作营销等痛点、难点,制约着贫困地区扶贫产业的发展,也严重阻碍着消费扶贫的推进。
譬如,地处晋北的静乐县是中国的藜麦之乡,在全国15万亩种植面积中,仅静乐县就达到2万多亩。静乐县政府副县长王斌说,静乐藜麦已通过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认证。种植的红皮马铃薯和糯玉米,在电商的推动下,已成为网红商品。但仍然存在缺乏市场化运作、以初级加工为主、产业链不深等问题。
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赵文志说,山西很多贫困县都有优势产业,一些产品长期具有出口优势,但由于种植分散,一直没有做大、做强。许多贫困县农产品普遍存在有产品没销量,有产品没数量的情况,这需要企业引领,才能将这些优势产品销售出去。
为解决这一困局,去年开始山西省工商联成立全省民营企业消费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全省民营企业“千企帮千村——精准到户”消费扶贫工作方案》,并充分发挥引领推动和平台搭建优势,广泛聚合各方资源,“让我们商贸流通企业、商业地产企业、会展企业在所属超市、商场、办公楼、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内,开辟扶贫产品销售专区专柜,展示销售‘千企帮千村’扶贫产品”,力图在全省上下凝聚消费扶贫的巨大合力,解决扶贫产品“走不出去”“购买不到”的困境。
在这种积极引导推动中,拥有雄厚物流、仓储实力的山西穗华物流园有限公司主动响应,开始走上前台。由此,山西省工商联也开始了一条以建设山西产业与消费扶贫仓卖基地为抓手,依托现代物流、互联网+,搭建仓运配一体化、产销融一条龙的新型农业产业供应链,精准发力深度贫困县的全新消费扶贫模式和路径的探索。
发挥赋能集聚优势搭建产销匹配平台
成立于2012年的山西穗华物流园有限公司,是一家由山西省代理商联合会副会长单位众筹发起成立的股份制民营企业,是中国物流园区50强企业。
2019年,该公司在将位于太原北部(阳曲)综合物流总部基地打造成商务部首批20个、山西省唯一一个国家智慧物流配送示范(园区)基地的基础上,与山西省投资集团合作运营山投农业穗华物流园。
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水秀乡工贸园区的山投农业穗华物流园,是山西省农产品国际交易中心首个投入运营的项目。项目占地面积210亩,建筑总面积近5万平方米,其中冷库12000平方米、展销库28000平方米、商务洽谈区6800平方米、协同联动区2000平方米。
穗华物流园有限公司运营该项目后,在山西省工商联消费扶贫工作的支持引导下,提出建设山西产业与消费扶贫仓卖基地,通过广泛联系和发展新型农业运营主体,以产业扶贫、消费扶贫为导向,全力打造现代农业开发、消费精准扶贫的总枢纽、总基地,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发展思路。
按照最初规划,该基地将建设7000平方米消费扶贫馆。分为贫困县农特产品展区、消费扶贫专区。为贫困县量身定制展区套餐,10个深度贫困县首年度免费入住产业扶贫馆,其他贫困县减半收费。搭建“五进”供需对接平台。建立党政军机关、企事业单位、高校食堂、餐厅选用贫困地区农产品、畜产品长期定向采购合作机制,引领全社会开展消费扶贫工作。链接“九销”消费扶贫主渠道。形成支撑消费扶贫产品集聚的仓储能力、订单执行的配送能力、信息传递的反馈能力。以消费端的产品需求拉动、对接贫困县产品种植、养殖和加工,形成订单农业运营体系。
为让这一全新扶贫模式踏出实效,山西省工商联主动协调,加强与省委统战部、省扶贫办、省直工委、省商务厅等党委、政府部门和山西大学等科研院所的密切协作,采取考察、调研、座谈、建立工作机制等形式,凝聚合力。与省委统战部共同邀请农业农村厅、扶贫办、市场监管局、商务厅、国资委等部门召开多场消费扶贫工作座谈会,共同研讨推进消费扶贫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仓卖基地建设凝聚智慧。如2019年8月,山西省工商联牵头省农业厅、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省委统战部、省扶贫办、省国资委等相关人员,在山投农业穗华物流园召开山西产业与消费扶贫协调推进座谈会,就如何与各贫困县市优势产品对接、项目如何落地,在运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等进行深度座谈。
为精准对接需求,攻坚深度贫困,当年9月23日“中国农民丰收节”之际,山西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又牵头召开深度贫困县与山投农业穗华物流园消费扶贫对接会,山西省委统战部、省农业农村厅、省扶贫办、省工商联分管领导和业务处室负责人;大同、忻州、吕梁、晋中、临汾等市的统战部、工商联负责同志;10个深度贫困县和中阳县的统战部主要负责同志、分管农业的副县长、工商联负责同志和各县农业产业龙头企业负责人共150余人参加了活动。
这场对接会中,山投农业穗华物流园与山西各县农业产业龙头企业进行了深入对接,18家企业现场签订入驻产业扶贫与消费扶贫馆合作意向书。偏关县政府当场表示,以县域扶贫馆形式入驻山投穗华物流园,将全县农业企业产品引入基地展卖。
山西省工商联的目标是,通过这种产业与消费扶贫仓卖基地的建设,切实发挥出仓卖基地的赋能、集聚优势,为市县政府、企业之间的对接搭建有效平台,真正实现产销匹配。
做出仓卖基地实效走出山西扶贫特色
为让这一平台搭建得更为坚实、效能更为广博,让这种充满探索意义的消费扶贫新实践产生更大实效,过去的一年中,山西省工商联通过指导山投穗华物流园承办“第四届第一书记(驻村干部)精准扶贫论坛”,在仓卖基地建立第一书记工作站,给予第一书记联系产品一年内免收仓储费用的特别政策,鼓励第一书记对接农产品销售企业,为第一书记拓展农特产品销售通路。
通过组织山投穗华物流园依托第六届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成立招商洽谈工作小组,与各县参展企业深度对接,接待30多个县政府和企业代表,入园参观人数达5000余人次,有力促进了仓卖基地和贫困县产销衔接,扩大了各方的品牌影响。
通过引导山投农业穗华物流园联合省内粮油、干鲜果品、社群销售等企业,成立穗华农谷公司,开展了多场仓卖进社区活动,既宣传了消费扶贫理念,又帮助贫困地区农户销售了农特产品,为多渠道探索扶贫新路径积累了经验。
在努力下,当前山投农业穗华物流园已有20多家代理商企业、1200余款快消品入驻添仓仓卖馆,26个贫困县的130余家企业的1400余款产品入驻产业扶贫与消费扶贫仓卖馆。仓卖基地与阳曲县等6个县签定了入驻协议书,仓卖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为延伸仓卖基地的辐射力,山西省工商联推动引入申通快递、中铁快运等8家物流企业,打造了“快递+快运+大票零担+省内专线+同城配送+冷链”的全重量配送体系,为仓卖基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提升仓卖基地的层次水平和区域品牌引导力,山西省工商联又多方联系协调全省27个中华老字号、35个三晋老字号全部入仓开展仓卖活动。推进山西黑与白品牌策划入驻仓卖基地,为入驻园区的客户提供从品牌策划设计、包装设计、印刷制作、销售战略规划的一条龙服务。
山西省工商联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以山投农业穗华物流园产业与消费扶贫仓卖基地建设为抓手,通过组织商会对接、参与“五进九销”等多种方式,发挥基地效能,在民营企业消费扶贫道路上作更广更深的探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