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诉求建言
首页>地方工作

云南:民营经济景气指数发布

发布时间:2025-08-20
  日前,由云南省工商联、云南兰德区域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开展的2025年第二季度云南省民营经济景气指数报告出炉。报告显示,二季度云南省民营经济景气指数为51.9,较一季度上升0.5,云南省民营经济总体呈现温和复苏态势。

  构成景气指数的三项一级指数表现为:企业发展要素保障指数57.8,较一季度上升4.4,表明企业在订单、投资、用工等外部保障条件方面得到有效改善;企业家信心指数48.9,较一季度下降1.2,表明企业家对政策环境和宏观经济的预期不足;企业生产经营指数49.5,较一季度下降1.3,表明企业生产活动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

  从规模来看,二季度全省不同规模民营企业的综合景气指数均呈现上升态势。大、中、小、微型企业景气指数分别为55.154.051.851.6,较一季度分别上升1.20.60.60.4

  从行业来看,二季度除传统制造业外,各行业处于景气区间。其中,高端装备制造、银发经济、数字经济、新能源、绿色经济产业景气指数分别为59.856.155.954.154.0,比总指数高7.94.24.02.22.1

  从区域来看,二季度全省除临沧市外,15个州(市)指数处于景气区间。其中,昆明市、曲靖市、昭通市等9个州(市)较一季度景气指数上升,昭通市增幅达3.1;玉溪市、楚雄州、西双版纳州等7个州(市)景气指数下降,西双版纳州降幅达3.4

  据介绍,截至2024年底,云南省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3.3%,民营经营主体累计达663.04万户,占全省经营主体的97.5%。云南省工商联结合云南实际,经报云南省统计局按照有关规定备案,编制了云南省民营经济景气指数,在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征程上迈出了有为步伐,在建立健全民营经济发展形势监测分析体系上实现了创新突破。

  云南省工商联相关负责人表示,发布云南民营经济景气指数,有三个方面的现实意义:首先,填补空白,健全监测体系。这是云南省首个系统性、常态化监测民营经济运行状况的综合指数,填补了省级层面民营经济宏观监测的空白,是全省民营经济运行监测分析的必要补充,为全面、客观、及时掌握民营经济发展态势提供了科学依据,是全省民营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其次,精准把脉,服务科学决策。指数将成为云南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了解民营经济发展真实状况、痛点难点和未来预期的重要指标之一,为制定、调整和优化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提供精准、有力的数据支撑和决策参考,是优化政策的“助推器”。再次,提振信心,稳定市场预期。定期发布权威、透明的景气指数,有助于增强民营企业家、滇商的发展信心,稳定社会和市场预期,营造关心、支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为民营企业投资项目、布局产业提供有益参考,是民间投资的“风向标”。

  据悉,指数编制依托全国工商联民营企业调查系统问卷数据,省工商联组织全省1万多户有代表性、重点优强民营企业入库定期填报问卷,涵盖大中小微规模的民营企业,分布于12个行业。指数设置了生产经营、发展要素保障、企业家信心3个一级指标,盈利、营收、综合成本、主要产品库存、应收账款、主要产品订单、创新投入、投资强度、用工需求、宏观预期、市场预期、营收预期、投资预期等13个二级指标,采用国际国内通行的景气指数编制方法,经过严格的统计处理、分析模型测算、宏观微观结合,确保结果客观、可比、可信。

  下一步,云南省工商联将常态化、定期(每季度)发布该指数及其分析报告,为政府决策提供有效参考,为市场运行提供指南,为企业发展点亮“信心灯塔”。

邮编:100035

地址:中国 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西大街70号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805609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346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