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简称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实施之后,全国首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出台。
海南省日前发布《海南自由贸易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若干规定》(简称《若干规定》),采取“小切口”立法形式,聚焦民营经济发展重点难点问题,突出制度集成创新,为更好发挥民营经济在海南自贸港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提供坚实法治支撑。
8月13日,海南省新闻办公室举办“海南自贸港政策解读”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若干规定》专场,详细解读立法背景、起草过程和创新亮点等内容。
民营经济是推动海南自贸港发展的重要力量
民营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同样离不开民营经济组织的积极参与。
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杨善华介绍,截至2025年6月底,海南省实有民营经营主体360.44万户,占全省经营主体的97.54%,其中,民营企业93.72万户。全省民营经济组织贡献了近60%的GDP,近90%的就业岗位。民营经济组织已然成为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如何将民营经济发展的蓬勃活力与自贸港核心制度创新深度结合,推动民营经济在更高水平开放中实现转型升级,是海南自贸港建设一项重要课题。
杨善华表示,在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背景下,《若干规定》是一项极具战略意义的立法实践。
作为民营经济促进法公布以来出台的全国首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法规,《若干规定》在定位上,十分强调创新。杨善华介绍,海南自由贸易港具有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政策优势和经济增长点,《若干规定》针对经济高速发展与民营经济组织获得感不足的长期痛点,通过构建系统化的民营经济发展制度供给体系,将自贸港独特的政策红利转化为法治化保障,交出了一份以法治集成创新驱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全球一流营商环境的海南答卷。
四大亮点为海南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法治支撑
从具体内容来看,海南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林崇高介绍,《若干规定》聚焦民营经济发展重点难点问题,突出制度集成创新,主要包括四大亮点。
保障公平竞争,细化民营经济组织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制度机制。对平等准入、平等使用各类生产要素和公共服务资源、平等适用国家和海南自贸港政策等作出规定。规定在制定、实施相关政策措施时,平等对待民营经济组织,依法进行公平竞争审查,听取包括民营经济组织在内的各类经济组织、行业协会商会的意见建议,并加强政策解读引导等。
强化海南自贸港政策赋能,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在海南自贸港建设中大显身手。鼓励投资,支持民营经济组织依法参与四大主导产业发展,依法参与重点项目建设和海南自贸港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领域的项目建设,保障民营经济组织依法平等享受所得税优惠、“零关税”、加工增值货物内销免征关税等海南自贸港政策。支持科技创新,鼓励民营经济组织围绕自贸港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发展种业、深海、商业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强对跨境贸易投资的指导服务,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组织拓展国际交流合作,在海外依法合规开展投资经营等活动。
优化投资融资环境,强化民营经济发展要素支持。加强土地要素供给,提高供地效率。强化金融支持;强调金融机构在担保、授信、风控管理等方面应当平等对待民营经济组织;鼓励保险机构开发适应民营经济组织分散风险、补偿损失的保险产品。提升协同创新能力,鼓励和引导大型企业与中小民营经济组织开展协作配套和协同创新,提高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协作水平。支持个体工商业发展,并对民营经济组织发展为规模以上企业、限额以上企业的按规定给予便利和支持等。
促进政府履约践诺,提高服务民营经济发展水平。优化政务服务,从政企沟通、市场风险监测、帮扶纾困、应急转贷等方面系统构建政府服务民营经济发展机制。细化政府诚信履约机制的具体措施。加强账款支付保障,对要求民营经济组织接受不合理的交易条件、违法迟延支付账款等行为作出禁止性规定等。
多部门协同为海南民营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各部门的协同配合。
海南省工商业联合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林峰表示,海南省工商联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推动涉企惠企政策落实落细上下功夫,帮助民营企业用足用好用活自贸港核心政策,助力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在助力民营企业依法维护合法权益上下功夫,畅通民营企业合理诉求反映渠道,完善诉求办理反馈机制。在积极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上下功夫,发布政商交往正面典型案例,营造民营经济发展良好氛围。进一步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在持续深化推进所属商会改革上下功夫,加快推进海南自贸港商会立法工作,强化商会党组织党建工作,提升商会培育和发展质量。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海南省营商环境建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何霁锋介绍,自营商环境问题受理平台上线以来,已帮助民营企业办结各类营商环境诉求8000余件,解决了一大批民营企业反映强烈的难点堵点问题,保护了民营企业合法权益。下一步将继续聚焦民营企业关切,不断健全涉企服务长效机制,持续擦亮“海南自贸港为您服务”品牌,大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全面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民营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中共海南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卢巍介绍,截至6月末,海南省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278亿元,同比增长11%;贷款户数14.22万户,同比增长9.2%。《若干规定》在优化投融资环境、强化金融支持方面提出了多项具体措施,卢巍介绍,下一步,海南将持续开展金融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专项行动,进一步畅通和拓宽民营经济组织融资渠道,引导金融机构“一视同仁”对待各类所有制企业,同时进一步畅通和拓宽民营经济组织融资渠道,提升民营经济组织融资便利性,并综合发挥各项机制作用,提升民营经济组织金融服务质效。
《若干规定》中还提到“推进符合条件的民营经济组织免予申报直接享受相关政策,推动涉民营经济组织资金直达快享”。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总工程师黄家林介绍,下一步将构建并动态更新全省“免申即享”政策清单库,逐步扩大覆盖范围,通过精简申报材料、压缩审批时限、量化兑现标准等举措,减少企业申报环节,提升政策兑现效率。
作为统筹协调部门,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杨善华介绍,下一步将坚持“平等对待、公平竞争、同等保护、共同发展”原则,聚焦市场准入、政企沟通、配套政策等方面,确保政策红利直达民营经济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