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2025年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希望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胸怀报国志、一心谋发展、守法善经营、先富促共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时代的画卷,在砥砺前行中铺展;奋斗的华章,在接续拼搏里书写。为展现第六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精神风貌,本报开设“优秀建设者巡礼”专栏。
这里聚焦的,是在改革开放浪潮中勇立潮头的开拓者,是在科技创新前沿攻坚克难的探索者,是在乡村振兴一线深耕细作的实践者,是在社会服务领域默默奉献的担当者……他们以实干诠释责任,以创新推动发展,以坚守传递力量,生动践行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使命担当,为时代精神作出生动注脚。让我们一同走进他们的故事,感受奋斗温度,汲取前行力量,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共同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
执掌集团以来,旭阳集团董事长许明哲带领旭阳集团通过现代企业改革、资源整合、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围绕汽车产业不断固链补链强链延链,在汽车零部件制造、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清洁能源及新能源等领域迅速发展。
近几年,旭阳集团成功引进10余个优质项目,2018年至2024年企业产值从46亿元增154亿元,纳税3.8亿元,现有员工5000余人,完成了18地30厂的全国战略性布局。在企业发展的同时,他始终将社会责任扛在肩上,主导建设多个产业扶贫项目。
从车间一线的技术攻坚到集团战略的顶层设计,从企业经营的提质增效到社会责任的主动践行,许明哲用前瞻性的视野、务实的行动,不仅带领旭阳集团成长为行业标杆,更以企业家的担当与情怀,诠释着新时代优秀建设者“引领产业、造福社会”的深刻内涵。
乘时代机遇,以实业守家国初心
20世纪90年代初,改革开放大潮激荡,我国经济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赶上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所以我大学一毕业,就到了经济飞速发展的深圳创业,获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为后来的事业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许明哲说,深圳日新月异的变化,塑造了他始终带着一股“往前冲”劲头,为后来两次收购不同类型的企业提供了底气。
“投身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的契机,源于对国家产业战略的深刻洞察与个人职业理想的高度契合,也是支撑我发展的最大动力。”许明哲在采访中谈到,东北地区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虽拥有深厚的制造业基础,但传统国企普遍面临机制僵化、创新不足的问题。“我敏锐意识到,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激活国企资源与民企活力的叠加优势,将是推动汽车零部件产业升级的关键突破口。”
2018年-2025年是旭阳集团发展历程中最重要的阶段。2018年,许明哲抓住长春市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契机,满怀斗志在旭阳集团开展混改工作,实现了企业的平稳过渡,形成“民营资本控股、国资与外资参股”的多元股权结构,以“国企基因+民企活力”的创新模式。2024年,企业全面搬迁至旭阳中法智能产业园,实现了企业转型升级。
“我们把企业奋斗的‘小目标’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大蓝图’,紧跟国家战略步伐,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我们先后布局了高端装备定制化改装车、分布式光伏、新能源车用零部件、低空经济无人机、具身机器人等项目,企业的转型发展方向紧跟国家政策导向,很多布局的新项目都已经开花结果。”许明哲说。
如今,旭阳集团已成为国内一流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是吉林省政府和长春市政府重点支持企业。2024年,旭阳集团凭借卓越的业绩和强劲的发展势头,成功跻身长春市民营企业100强榜单第7位,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长春企业100强榜单中位列第21位,在2024长春科技企业50强榜单中位列第11位。旭阳集团还荣登2024年中国机械500强榜单。
“旭阳集团通过模式重构、技术突破与生态整合,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许明哲表示,通过授权改装模式,成都众聚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获得工信部改装车生产资质,与捷达品牌合作开发教练车,实现了产值的突破。在2025上海车展发布的红旗国悦礼宾车,同样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好评。“我们通过技术穿透+生态协同,已从单一零部件供应商转型为定制化改装车解决方案提供商。全产业链整合能力,正在重塑中国改装车市场的竞争格局,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旭阳范式’。”
燃创新引擎,以实效促发展加速
在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实践中,旭阳集团形成了一套“技术攻坚与管理重构双轮驱动”独特模式,其核心在于在集团领导的亲自指挥下,将产业基因与前沿技术深度融合,通过机制创新激活组织动能,实现新产品的开发和新业务的获取。
“通过与国际头部企业合作,旭阳集团实现了和国际技术深度融合,在产品轻量化、热成型等技术上实现突破。”许明哲介绍,通过“产业园+产业基金”模式打造创新生态圈,旭阳中法智能产业园已吸引佛吉亚、海斯坦普、玛斯特等多家国际企业入驻,建立联合实验室,进行技术攻关,设立“旭阳创新基金”,重点投向符合国家战略和面向市场领域的产品研发。
在推动国家制造业升级的进程中,企业需肩负技术攻坚、绿色转型、产业链协同、人才培育等多重使命,同时需以数字化重构生产范式、以全球化拓展产业边界。
“我们通过数字化转型重构生产流程,旭阳毯业新厂房引入立体物流库与智能设备数据采集系统,使辅料中转效率提升一倍以上。”许明哲谈到,2025年长春光博会上,旭阳集团展示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小明”融合多模态感知与自主研发技术,为工业场景提供全新解决方案。这种技术突破不仅提升自身竞争力,更推动行业智能化标准的建立。
作为一汽核心供应商,旭阳集团深度参与汽车产需对接会,与多家主机厂达成合作意向,形成“主机厂-零部件-供应链”的协同网络。通过合资企业引入国际先进技术,同时将自身生产经验输出至中小供应商,带动区域产业链效率整体提升。
许明哲高度重视研发。旭阳集团与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关键技术研发与创新。在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新材料、具身机器人等领域,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近三年,旭阳集团投入研发经费达5亿元,现有专利161个。
旭阳集团未来将通过合资合作,加大技术创新、材料创新实现汽车零部件的轻量化,同时积极向总成产品提供商转变,由OEM向ODM转变,提前布局产品,打造符合市场需求和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高质量产品。
“实业兴则国家兴,实业强则民族强。”许明哲在采访中表示,“未来,我们将继续以实业为笔,在科技创新、绿色转型、全球竞争的画布上,书写属于旭阳集团的实业新篇章。”
担时代使命,以点滴筑社会共荣
“在抓好企业经营发展的同时,我们始终不忘‘办好实业、回报社会’的宗旨和使命,在保障民生、维护稳定、承担社会责任等方面打先锋、站排头、作表率。”许明哲如是说。
企业公益的本质是社会价值与企业价值的有机统一。真正有效的企业公益,不是一次性捐赠,而是结合企业核心能力,形成“公益与业务联动”的可持续发展机制,最终实现社会受益、企业获利的双赢。
许明哲介绍,旭阳集团一直以来广泛参与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工作。给长春市三合村贫困户发放鸡雏和饲料,并签订包销回购协议,助推养殖产业发展,助力村民持续稳定增收。为包保村贫困户的危房进行了改造和重建。在东北师范大学设立奖学金,资助近百名大学生。“我们还积极助力吉林省边境村建设,为怀庆村打造‘吉善·同心圆之家’,现在健身器材、娱乐设施、村民书屋等附属设施一应俱全,为村民提供活动场所,‘一家亲食堂’也已经开餐,为村民提供免费午餐,积极推动边境地区乡村振兴。”
近年来,旭阳集团累计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6000余万元。2022年9月26日,经吉林省民政厅批准,成立了旭阳慈善基金会,旭阳集团每年拿出20%份额进行资助,致力于在慈善救助、乡村振兴上发挥更大作用。
许明哲坚持“人才强企”,引进和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与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合作推进“百万大学生留长工程”,积极吸纳本地毕业生到企业就业,企业全面启动“归零赛马”与“小老虎计划”,选拔培养年轻管理团队,集团中高层“80后”“90后”占比逐年提升,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
许明哲还十分关心员工生活,将职工安全视为企业生命线,在集团内部全面推广职业安全防护工具包,采取安装工人取件装置、电气线路标准化整改、杜绝机械伤害风险等措施,守护职工生命健康。在集团搭建职工之家,配备健身器械,提供免费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关注慈善事业,组织企业连续多年参加“双日捐”“捐资助教”“扶贫帮困”“赈灾捐款”等社会公益活动。他关注弱势群体,安置下岗失业人员300余人,配合省司法厅、市司法局搭建彩虹基地,接收安置劳改劳教释放人员200余人。
回望许明哲在旭阳的奋斗历程,每一个攻坚克难的瞬间、每一次创新突破的成果,都体现着他身上那份“敢闯敢试、善作善成”的建设者精神。未来,这份担当与坚守必将继续传递,激励更多旭阳人以奋斗为笔,共同书写集团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