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工商时报:扶贫扶智结合 村企结对共赢
“我是农民的孩子,从小就经历农村贫穷困苦的生活,如今,我们吃饱了,农村还有很多老百姓吃不饱。我要帮他们。”贵州省织金县慷骅农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其模谈及参与扶贫的初衷时,简单而坚定。
“家乡聘我当村干,我就要为家乡谋发展,把企业发展与家乡发展融为一体。”除了物资上的帮助,周其模有着自己的计划:围绕“村企对接,互利双赢”目标,以产业拉动、捐助促动、就业带动、援建推动等手段带动群众发展农业产业,在获得企业效益、不断壮大自身的同时,带动农民增收、减轻农民负担、竭力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随着计划的不断推动,周其模的扶贫行动从一个村扩展到了两个村三个村。
据了解,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周其模的公司建立了优质油菜籽基地10000亩,地方特色冷水红粘米1200亩,其中示范基地600亩,带动就业农户600户,就业人口1500人,实现脱贫人数300余人,每年人均收入增加4800元左右。从2013年至今,每年向帮扶村贫困农户无偿赠送30吨价值约12.5万元的有机化肥,带动100余农户进行产业发展,直接带动富余劳动力200余人就业。
“不过企业也有‘不孝敬老人、好吃懒做、作奸犯科、不讲信用、不懂感恩’者不帮的‘五不帮’原则。”周其模说,除此以外,一份劳动一份股、参与劳动就有股。公司建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农户入社分红。选择当地信用较好的贫困农户,在乡镇或村里面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将其纳入合作社成为社员,请专业技术团队培训社员的种养殖技术,将技术推广到农户,带动农户发展,社员参与合作社的红利分红。待种养殖的产品成熟后,由公司统一收购、加工、包装、策划、销售,运用互联网技术和公司建立的销售网络和渠道等多种模式将产成品及时推广出去,实现集生产、加工、管理、销售为一体,真正让受帮扶老百姓无后顾之忧。
“我们就是想让帮扶对象明白,只要肯努力,脱贫致富不是梦。”对于下一步的扶贫,周其模也有了自己的打算:进一步和政府部门对接,摸底落实贫困户实际情况,对贫困户建档立卡,因地制宜将种植养殖产业发展起来;继续在乡镇或村里面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将贫困户纳入合作社成为社员,请专业技术团队培训社员的种养殖技术,将技术推广到农户,带动农户发展;无偿出资统一采购脱温鸡苗,分别发放到中寨乡、上坪寨乡贫困户手里面,由公司建立的专业合作社和乡政府精准扶贫驻村工作组对贫困户进行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待成熟后公司出资给合作社,高于市场价格0.1-0.2元每市斤的保护价格由合作社统一购回成品鸡,公司统一包装、策划、销售,运用互联网技术推广到全国;对织金县上坪寨乡和中寨乡基地农户进行无偿补助,将有机肥无偿发放给基地农户,保证农户生产资料及时有效地得到补给;是对帮扶乡镇的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无偿发放粮油。
据了解,在参与扶贫的同时,周其模和他的公司还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和光彩事业,在2016年织金洪水灾害期间,慷骅公司派出救援人员100余人、工程车辆16台、铲车6台,累计投工投劳和工程车辆使用油款费用15.2万元,并向金凤社区发放了1万余元的大米。同时,慷骅公司每年组织向贫困学生和贫困农民资助现金、化肥10余万元,每年组织慰问孤寡老人和老红军战士、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等累计投入社会公益资金300余万元。
“周其模和他的公司在参与精准扶贫行动中,充分发挥了致富带头人的作用。真正做到了将扶贫与扶智有机结合,把企业和农户的利益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企业带动农户发展,农户保证企业基础供应,形成了产销一体化,极大的推动企业自身发展,实现了村企结对共赢。”织金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刘美如此评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