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公众号
四川好医生药业集团精准扶贫结硕果
一、帮扶概况
一是发展附子产业,开展产业扶贫。2017年,公司把对口帮扶的布拖县乐安乡火灯村作为帮扶重点,坚持发展附子产业,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和生产积极性。公司帮助农户制定产业发展计划,落实附子种植面积和生产技术,并在播种、中耕和采收三个时节开展3次技术培训。公司还与农户签订了保底价每公斤8元的产品收购合同,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以每公斤高于市场价2-4元收购,并全部以现金方式支付。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2017年火灯村附子种植农户实现整村覆盖,170户农民共种植附子230亩,户均1.35亩。全村收获附子159.8吨,销售收入139.2万元,户均收入8188元,亩均收入6052元。全村附子收入5000元以上的有119户,占70%,1万元以上的有41户,占24.1%,3万元以上的有2户。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53户全部种植附子,户均收入也达到5000元以上。同时,公司将产业扶贫模式在布拖和全州适宜种植附子的县、乡进行复制推广。截至2017年底,布拖县有6个乡镇28个村种植附子5000亩,附子产值2500多万元,带动4000多户农民增收脱贫。凉山州还有会东、越西、盐源、冕宁、普格5个县也跟进发展附子产业,全州附子种植面积已突破万亩。
二是爱心捐助,开展公益扶贫。公司每年都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捐赠生产用物资,帮助农户选用良种,为困难农户免费提供种子或垫付种子价款。2017年,给火灯村贫困村民捐赠2万多元的生产用磷肥。此外,还为火灯村贫困村民捐赠1.3万元大米,以购代捐2万元2万斤土豆,给幼儿园和小学生捐赠5万多元的羽绒服和学习用品,聘请知名专家深入该村义诊,为患者免费提供3万多元的药品。
三是加大科技和资金投入,确保扶贫的可持续性。2017年,公司投资500多万元对附子精深加工厂进行扩能升级改造,建立了高质高效的自动化生产线,确保把农民种植的附子全部收购进厂,加工成中药饮片后销售到全国各地市场。
二、取得成效
(一)火灯村即将整村脱贫
2014年以前,火灯村以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全村附子种植农民只有60多户,种植面积70多亩,农民人均纯收入不到1500元。开展精准扶贫以来,附子种植农户大量增加,种植面积逐步扩大。2016年有140户少数民族同胞种植了160亩附子,当年公司付给火灯村及周边贫困村附子收购现金126万元,种植农户户均收入6000元。附子产业的发展,使该村种植户收入成倍增加,贫困户逐年减少。2016年识别贫困户已降为53户,70%的农户已经脱贫摘帽。2017年该村农民种植附子的热情高涨,实现全村全覆盖,户均收入突破8000元,建档立卡贫困户还将继续减少。2018年公司为该村规划的附子种植面积为352亩,户均超过2亩,预计户均种植附子收入1万元以上,将如期实现整村脱贫的目标。
(二)带动中药材产业蓬勃发展
火灯村发展附子产业的脱贫示范作用已辐射到凉山州6个县50个村,全州种植附子面积不断扩大,而且正在从单一附子种植向木香、续断、半夏等多品种种植发展,推动中药材产业和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
(三)推动加工企业扩能升级
随着附子产量的增加,需要设备完善、功能强大的加工企业进行精深加工,消化农民种植的附子产品,实现产品使用价值到商品价值的转化,确保农户增产增收。为此,好医生药业集团对附子饮片加工厂进行技改扩能和上档升级建设,确保收购价格的稳定和逐步提高,带给农民更多的利益,也为企业增加了更多的经济效益。
(四)扩大就业增加农民务工收入
好医生药业集团在凉山州已办企业9个,提供就业岗位2000多个,其中667名来自贫困家庭。集团布拖附子饮片加工企业已安置就业务工人员128人,其中彝族同胞占95%以上,每人每年在公司务工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
(五)促进农民改变精神面貌
发展附子产业增加收入后,农民有了更多的条件和时间加强文化科技知识学习,清扫环境卫生,参与文化体育活动,使他们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化,促进村民精神面貌改善和社会风气好转。特别是彝族同胞进入工厂接受现代企业管理教育后,思想解放了,生活习惯改变了,文明素质提升了,既扶了“贫”,又扶了“志”。
(六)建立了脱贫奔康的长效机制
公司采取“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运作,选择适应性强、种植管理简便、产量高、见效快、市场需求大的中药材品种帮助农民发展,经济收入成倍高于其他农作物,充分激发了农民参与生产的内生动力,有利于建立长期长效持续增收机制。
2018年,四川好医生药业集团将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中医药大有可为,好好干”的指示精神,一如既往开拓创新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在圆满完成火灯村整村脱贫的同时,加大力度把中药材产业推广到全州更多县市,加快建设中药材“百草园”基地、集散交易中心和特色药膳餐馆,帮助更多贫困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为凉山州经济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346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