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湾集团有限公司事迹材料
星河湾集团始创于1994年7月,秉持“舍得、用心、创新”的核心价值观,诚信经营、稳健发展,努力创立行业的品质典范。星河湾积极参与社会慈善公益事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得到了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星河湾积极投身于“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在对从化狮象村整体帮扶中,创新扶贫模式,取得了显著效果。今年初,星河湾又启动对汕尾石州村的帮扶,力争将其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岭南新乡村。
创新模式,集约用地,注入发展强动力。从化区吕田镇狮象村位于广州最北部的山区,曾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经济发展也极为落后,人均年收入不超过8000元。村民住房环境很差,95%以上村民住的都是泥砖屋,下雨天大部分泥房都漏雨无法正常居住。同时,村民居住点分散,土地利用率很低。因为贫穷,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致使农民仅有的少量自留用地没人耕种,形成土地资源沉淀。星河湾通过科学规划,实施集约用地,将原有分散在1000多亩面积上的15个居住片区集中到3个片区,进行联排房屋建设,占地500多亩,较之此前节约了500多亩土地。目前三个片区500多套新房都已经交付给村民使用。村庄既改善了环境、便于日常管理,又盘活了该村原有沉淀的土地资源,增加了500多亩可耕种用地。目前,狮象村已经把集约出来土地中的300多亩用于复耕,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其余土地,则用于当地其它产业发展。此举奠定了当地经济发展基础,拓展了发展空间,有效助力了村民脱贫。
借鉴帮扶狮象村的成功经验,2017年初,星河湾又启动了对汕尾市石洲村的对口帮扶。石洲村地处汕尾品清湖东岸,共434户,面积约3平方公里,坐拥7座山势平缓、葱郁茂盛的小山头,自然环境优美。数百年来的农耕文化、渔业文化以及盐业文化积淀形成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民间风情和传统节庆构成了其独有的文化特性。村内的古宅、古巷、古祠堂,古池塘、古戏台、古井、古运河也是非常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经过星河湾工作组深入调研,并与当地政府、有关专家反复讨论,结合当地的特点,已制订了石洲村的总体规划,将重点保护并挖掘石洲村的绿色生态与历史文化,将以现代农业为载体、以乡村旅游为先导、以精品人居为提升、以文化创意为灵魂,实现村庄美、产业兴、农民富、环境好、服务优,努力将石洲村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岭南新乡村。
在实施上述帮扶中,星河湾不仅工程线参与到规划建设中,集团采购、酒店、教育板块都积极行动,出谋划策,推动当地产业发展,同时也带动了社会上一大批医疗、教育、农业等各领域的专家、有志之士投身帮扶工作,促健康、教技能、传知识、谋良策,增强了企业员工的社会责任感,营造了扶贫济困的良好社会风气。
星河湾积极投身于“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在对从化狮象村整体帮扶中,创新扶贫模式,取得了显著效果。今年初,星河湾又启动对汕尾石州村的帮扶,力争将其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岭南新乡村。
创新模式,集约用地,注入发展强动力。从化区吕田镇狮象村位于广州最北部的山区,曾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经济发展也极为落后,人均年收入不超过8000元。村民住房环境很差,95%以上村民住的都是泥砖屋,下雨天大部分泥房都漏雨无法正常居住。同时,村民居住点分散,土地利用率很低。因为贫穷,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致使农民仅有的少量自留用地没人耕种,形成土地资源沉淀。星河湾通过科学规划,实施集约用地,将原有分散在1000多亩面积上的15个居住片区集中到3个片区,进行联排房屋建设,占地500多亩,较之此前节约了500多亩土地。目前三个片区500多套新房都已经交付给村民使用。村庄既改善了环境、便于日常管理,又盘活了该村原有沉淀的土地资源,增加了500多亩可耕种用地。目前,狮象村已经把集约出来土地中的300多亩用于复耕,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其余土地,则用于当地其它产业发展。此举奠定了当地经济发展基础,拓展了发展空间,有效助力了村民脱贫。
借鉴帮扶狮象村的成功经验,2017年初,星河湾又启动了对汕尾市石洲村的对口帮扶。石洲村地处汕尾品清湖东岸,共434户,面积约3平方公里,坐拥7座山势平缓、葱郁茂盛的小山头,自然环境优美。数百年来的农耕文化、渔业文化以及盐业文化积淀形成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民间风情和传统节庆构成了其独有的文化特性。村内的古宅、古巷、古祠堂,古池塘、古戏台、古井、古运河也是非常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经过星河湾工作组深入调研,并与当地政府、有关专家反复讨论,结合当地的特点,已制订了石洲村的总体规划,将重点保护并挖掘石洲村的绿色生态与历史文化,将以现代农业为载体、以乡村旅游为先导、以精品人居为提升、以文化创意为灵魂,实现村庄美、产业兴、农民富、环境好、服务优,努力将石洲村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岭南新乡村。
在实施上述帮扶中,星河湾不仅工程线参与到规划建设中,集团采购、酒店、教育板块都积极行动,出谋划策,推动当地产业发展,同时也带动了社会上一大批医疗、教育、农业等各领域的专家、有志之士投身帮扶工作,促健康、教技能、传知识、谋良策,增强了企业员工的社会责任感,营造了扶贫济困的良好社会风气。
相关链接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