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新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建议 ——新疆鞋业商会党支部
众所周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成分;成为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力量。但是,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的组织建设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太对称或明显滞后。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表现的尤为明显。其表现:
一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非公有制经济占地区经济总量的比重偏轻、占位偏小、产值偏低。因而,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特别是中小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重视不够,往往重国轻民,重大轻小,重强轻弱,要求的多,具体指导的少。
二是自治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工委于2011年成立。可是,至今未见到指导社会组织、民企党组织建设的具体工作意见。现有的党组织也只能是各自为战,自行其是。未能形成相对的统一性、操作性、互促性。
三是以社会经营行业、民营企业创办的地域、行业商会组织,旗下有数十或上百家民营中小企业基本没有党的组织。自治区工商联辖属的16个行业商会只有8家成立了党支部;商会辖属的绝大多数的企业也未有党组织。由此,会员和会员企业中的党员,特别是内地在疆从事经营活动的党员,因为商会和企业中没有成立党的组织,便成为了实事上的“三无”(无组织管理、无组织活动、无处交纳党费)“流浪”或“口袋”党员。
四是部分商会、企业党支部成立之后,组织形同虚设,活动寥寥无几。或者以聚餐为组织活动,以娱乐为组织生活,以行政会议为党的会议,从而把党企工作混为一谈。特别是企业副职领导兼职书记的党支部更是如此。他们无权力、无精力、无时间、无兴趣投入党支部建设。
五是民营企业党组织的隶属关系未有理顺。街道办事处党组织因企业多、类型杂、分布散,集中难。因而,指导、监督、管理难以到位。近千人的集团公司,党支部成立几年来,未开一次全员参加的党员大会,发展一名党员。
六是新疆流通行业的企业,大都属于来自内地的农民工转商而创建的。其中部分党员进入商会党组织,因属于异地党员属地党支部管理,无形增加了属地党组织管理的难度。
七是部分党支部的领导,特别是支部书记对党的基本知识,党组织的工作程序、组织生活内容,党员管理方法了解甚少,只能应付差事、得过且过。起码的“三会一课”制度都不能坚持。
八是因经营原因,异地党员全员参加党组织活动极少。由于这些异地党员长期脱离组织管理和思想教育,致使组织观念逐渐淡漠,自由散漫不断滋生。因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难以发挥,群众看不见党员的先进性。不仅随之导致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难以发挥,而且群众对党员的信任度逐年降低。
为此,结合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就加强新疆非公经济组织和中小企业党建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一、大加对党组织在新疆社会团体和民营企业发挥作用的宣传力度,增强广大经营者对基层党组织的认知度、信任度、依靠度。有作为才有地位,有地位才能成事。通过大力宣传,激发先进群众要求入党的积极热情。增加社团、民企党员的基数,增强非公有制经济群体实现党的十八大宏伟目标的信心。从而,在社团、民企中营造普通群众申请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积极分子创造条件加入党组织;预备党员争取合格转为正式党员;正式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爱党、爱国氛围。同时,切实增加属地党员的数量,以属地党员带动异地党员,使党支部真正发挥“主心骨”、“内当家”、“定向仪”、“导航器”的作用,不断增强商会的凝聚力、向心力、执行力、战斗力。从而协助商会实现把商会办成与会员相濡以沫、共谋大业的服务型和谐商会的目标。
二、重视和扶植社团和民企中党组织建设,让基层党组织在商会和企业建设中当好“配角”、干好“乐队”、发挥作用。对商会而言。首先,在成立商会时,必须同步考虑成立商会党支部,选定支部书记的提名。其次,工商联、非公经济组织党工委要做好会长的工作,由会长做好理事会的工作,以得到商会领导层全力支持党支部的工作。第三,党支部书记必须是专职的,或者由商会聘任专职领导兼任。人选最好是从部队退役军官(年龄45岁左右,有支部书记工作经历,有组织、工作、文字、沟通、学习能力,略晓经营工作)中聘任。这样,即可精力十足地投入商会工作,又可兼顾支部工作,使两项工作合二为一,统筹兼顾。对商会辖属的会员企业而言。有党员、有条件、有愿望的企业可自行决定向商会党支部申请,按程序批准成立党组织。商会党支部也可在会员企业中设立党小组。会员企业的党员不分领导和员工,不分异地和属地,应全部纳入党支部的管理范畴。会员企业党支部达到一定数量时,商会可申请成立党总支或党委。隶属非公经济组织党工委领导。
三、尽快出台指导社团和民企党组织建设的相关文件,使基层党组织工作有章可循,有文可依,正规、规范、常态地实施。制度管理是基层党组织巩固、发展、壮大的重要保障。没有正规化、规范化、常态化的管理教育,党组织就不可能有凝聚力、向心力、执行力、战斗力。社团组织和民营企业怎样践行党的十八大的任务,如何实现党的十八大的目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必须率先发挥引领作用。发挥作用离不开上级党组织的指导,离不开以制度建设为重要内容的保障。所以要统一标准、分类实施,结合实际、督导执行,是党工委领导基层党组织的重要举措。
四、切实加强商会建设,促进党支部建设,发挥“两个组织”的作用。商会承载着集合地域、行业企业的重任。商会起到了承上启下,熟知企业,了解经营,便于指导,直接服务的作用。所以,从服务、管理、教育的实际效果来看,商会是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桥梁,是企业与群众之间的纽带。从某种意义上说,“管好商会,就能带好会员企业”。所以,花时间、下气力,集智慧、想举措,切实抓好商会就等于抓好了龙头,抓住了主要矛盾,会员企业的很多诉求和问题就能在商会中得到有效地解决。加强党支部建设,一是抓书记。二是抓制度落实有效。三是抓党员作用。四是抓发展党员工作。特别是在发展党员上,应着力加大对商会领导的培养。因为他们绝大多数是地域、行业经营的带头人、领军人物。他们的号召力、影响力、组织力非同小可。所以,通过党组织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发挥他们的作用,可以收到事半功倍、薄种广收的效果。
五、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着眼实际,因地制宜,抓大放小,严宽相济,做到抓而不死、放而有度,严在本上、宽在表上。商会和民企党组织的管理教育与国有事业、企业单位有所不同。商会、民企的党员,都是自谋生计的个体、家族的经营者。生存、发展是他们的第一需求。他们的经营基本全靠自己。即便发展为集团公司,几百上千人的生计依靠公司的生存与发展。经营的机会稍纵即逝。公司的管理细节决定成败。特别是公司的领导,手中一根针接穿社会千条线,两眼一睁忙到三更。所以,按部就班地参加所有的党组织活动,显然强人所难。通过两年的摸索实践,其可行做法:“原则与灵活相结合;要求与自觉相结合;规定与服务相结合;形式与内容相结合;方法与效果相结合”。“三会一课”过半数即开,请假规定必须执行;对未参加人员,会前告知议题,会后通报结果。党课上门补课,重点说明讲到。党支部委员列席会长办公会、党员列席理事会,赋予议政、建议、发言权;每年底党支部为异地党员向原党支部发《参加党组织生活表现鉴定书》,以增强组织意识。
总之,基层党组织是实现十八大目标的塔之基,事之本,行之功,干之源。也是党工委与广大党员密切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更是商会作用与否的核心力量。新疆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是前提、发挥社会团体作用是保障,加强民营经济党组织建设是关键、提高社团、民企党员的带动作用是重点。没有党员的带动示范作用,没有党组织的积极引导作用,目标只是海市蜃楼,可望而不可得。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