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创新的‘无人区’,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北斗星’?”“当企业利润与社会责任天平倾斜时,您的选择是什么?”“跨区域合作中,如何让‘1+1>2’从算术题变成实景图?”,面对这三个问题,青年企业家会给出怎样的答案?
日前,辽宁省工商联在浙江大学举办的辽宁省青年民营企业家提升数智化转型发展能力专题班上,来自全省不同领域的64名青年企业家对此进行了深刻思考。
本次培训班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引导青年企业家切实增强科技创新意识,向“新”而行,向“高”攀登,向“绿”迈进,将科技创新融入企业发展,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企业数智化水平,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力推动者,引领企业稳健发展、高质量发展,为持续助力辽宁实现全面振兴决胜之年决胜之战贡献新力量。
学好数智转型“必修课”
“青年企业家是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生力量和未来所在。在新时代,他们肩负实业强国、产业富民的时代重任。当前,全球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时期,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成为发展的新趋势。面对机遇与挑战,青年企业家们要胸怀'国之大者',坚定发展信心,以创新为引领,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辽宁省工商联宣教部部长马俊表示。
近年来,辽宁省工商联高度关注年轻一代企业家成长,每年举办示范培训班,搭建学习交流平台。这次培训将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关怀,省委、省政府的重视支持传递给企业家,将国家支持东北、辽宁发展的巨大红利,省委、省政府的惠企政策利好传递给企业家。
民营经济一直以来是浙江的“金名片”。2024年,浙江经济总量突破九万亿,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7.4%,充分展示了“经济大省挑大梁”的使命担当。本次培训班,辽宁省工商联组织青年企业家走进浙江大学,让大家亲身感受经济发达省份的发展态势。培训班围绕提升数智化转型发展能力的主题,邀请专家学者、企业精英解读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围绕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在企业中的应用以及AI效能提升等热点问题进行授课,并带领学员走进阿里巴巴集团、杭州萧山民营经济展示馆、杭港科技大厦(中国元谷)进行实地教学。
回顾参加本次培训班学习历程,辽宁省义县海良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吕垚深受启发,“通过学习我了解到,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数智化转型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方面数智化能够极大地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通过数字化技术,企业可以实现生产流程的优化、供应链的高效管理以及精准的市场分析,从而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益。另一方面数智化有助于企业构建敏捷性和抗脆弱性的竞争力。在面对市场的快速变化和不确定性时,数智化转型后的企业能够快速响应,及时调整战略和业务模式,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抵御风险。”
对于辽宁捷信达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田欢来说,来到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浙江大学学习,不仅是知识的更新,更是思维的重塑与视野的拓展。“在课堂上,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以及民营经济促进法,我对国家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坚定决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国家在政策与法律层面为民营经济保驾护航,是我们发展的坚实后盾。作为民营企业家,我们将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将企业发展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田欢表示:“在与杭州当地青年民营企业家互动交流以及在阿里云计算等科技型企业参观考察过程中,我深受震撼。杭州企业在数智化浪潮中展现出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让我们看到了自身企业发展的差距。这激励我们要勇于创新、敢于突破,积极引入先进技术和理念,推动企业数智化转型。”
“南北对话”共促新发展
培训期间,一场精彩的“南北对话”引人注意。这就是由辽宁省工商联与浙江省工商联共同主办的辽宁、浙江两地青年企业家互学互助活动。100余名两地青年企业家参加活动。两地优秀的青年企业家通过“无剧本”的真实对话,围绕“共谋新合作·共促新发展”主题,以南北联动之势共同探讨数智时代下的创新合作路径。
在经验分享环节,浙江新企联会长、每日互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方毅,浙江新企联副秘书长、中晟智慧能源科技(浙江)有限公司董事长牟昊,觅视科技(大连)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建军,蔚复来(浙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熊伟,抚顺天成环保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鸿帅分别从数据智能、工业数字化、绿色科技等角度分享在各自领域的创新实践与成功经验,展现了新生代企业家的创新担当。“我带来了关于《雷锋精神赋能青年企业家创新之路》主题分享,能与全国优秀青年企业家共同探讨如何以红色精神为数字化引擎注入新动能,让我感到很激动,收获也很大。”张鸿帅告诉记者。
对话交流环节,“互补”“信任”“共赢”成为这场对话的高频词汇。来自浙辽两地新生代企业家代表以及“继创者计划”企业家代表围绕企业创新、产业变革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从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到人工智能的实践探索,浙江新企联常务理事、浙江有数数字科技CEO张利江,浙江新企联理事单位美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田刘艳,辽宁泰合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国选,辽宁胜达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钱鑫,中稀高科(广东)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郑锐聪等人结合实践案例,为两地合作提供了务实建议。
活动中,浙江省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与辽宁省工商联青年企业家委员会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两地新生代企业家互学互促迈入新阶段。双方将通过定期交流、产业合作、联合培训等形式,推动数智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共同开拓高质量发展新空间。“通过两地青年企业家的深入交流,能让辽宁青年企业家感受到,杭州青年企业家的创新与活力,并且能把这种精神带回辽宁去。”辽宁省工商联青年企业家委员会主任魏锋表示。
凝心铸魂书写振兴新篇
学员们在培训班上,谈技术、谈责任、谈合作,但最终谈的,是青年企业家的“魂”,而这个“魂”,既凝聚了辽宁青年企业家在白山黑水间锤炼出的实干筋骨,也包含了钱塘潮涌中激荡出的创新血性。
辽宁是企业家创业的沃土。近年来,辽宁致力于加快构建具有辽宁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今年将实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动,引导支持企业“智改数转网联”,将新建100个省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围绕22个产业集群,打造100个典型场景,初步确定了鞍山、抚顺、丹东、辽阳、铁岭、朝阳等6个城市作为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覆盖装备制造、冶金、石化、轻工、纺织等多个重点行业。
“希望大家在未来能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争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力推动者。”马俊表示语重心长地说:“希望大家修身立德、以诚立企、以信取胜,以守法护发展,以安全守底线,成为市场秩序的坚定拥护者。希望大家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勇担社会责任,积极回报社会,踊跃投身‘万企兴万村’、光彩事业、兴边富民等行动,成为共同富裕的积极促进者。”
培训班关于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讲话精神的学习,让辽宁多屏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辽宁盘锦市工商联青年企业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李凡彻底消除了在复杂经济环境下的顾虑,吃下了“定心丸”。“总书记‘自己人’的论断和对稳定政策预期的要求,是我们心无旁骛聚焦主业、敢闯敢试敢投的最大底气。”李凡语气坚定。近年来,该公司坚定不移踏上以新质生产力驱动发展的征程,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实现从弯道超车到换道超车的跨越。“未来我们将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深化数智融合,践行绿色使命。我们有信心、有决心,通过持续创新和实干担当,将企业打造成节能建材领域的创新引领者和智造标杆,助力辽宁全面振兴。”
通过本次培训,学员们纷纷感受到人工智能为各自行业带来的机遇。“人工智能不仅是技术革命,更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未来的矿山,将由代码定义边界,由算法解放人力。”辽宁鑫丰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沙鹏感慨万千,“作为传统制造企业,公司将锚定‘人工智能+矿山装备’主航道,以‘杭州模式’为鉴,加速从‘设备制造商’向‘智能服务商’跃迁,以新质生产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本次培训让辽宁探研温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郭雨鑫深切领略到人工智能技术的磅礴力量与无限可能。“这些前沿企业利用人工智能,在数据处理、算法优化、智能决策等方面显现出优势,实现了业务的跨越式发展与创新变革,为我们传统制造企业提供了转型方向。”
郭雨鑫告诉记者,“作为冶炼传感器制造企业,目前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以往,我们在生产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在传感器生产的质量检测环节,主要依赖人工肉眼判断与简单的仪器测量,效率低下且易出现漏检、误判等情况,难以保障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与一致性。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将为我们破解这些难题提供了有力武器。未来,我们将加大研发投入,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培养和引进人工智能专业人才,打造一支既懂冶炼传感器制造工艺,又掌握人工智能技术的复合型团队;持续探索人工智能在产品研发创新中的应用,开发更智能、更精准、更具竞争力的冶炼传感器产品,满足市场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为辽宁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贡献力量。”